在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為新時代青年工作發展定向領航,寄予青年殷切期望。教育系統承載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宏偉事業,要將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融入教...
汲取百年團史智慧 譜寫教育青春之歌
江蘇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 葛道凱
在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為新時代青年工作發展定向領航,寄予青年殷切期望。教育系統承載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宏偉事業,要將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持續凝聚青春活力,在高標準建設現代化教育強省中譜寫更加壯麗的青春之歌。
深刻學習領會,把握精神實質。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教育系統尤其是青年工作更好地面向未來、再立新功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必須推進學習貫徹,入腦入心、見行見效。深學細悟寶貴經驗。采取中心組領學促學、各級黨團組織導學、團員青年自學等形式,深刻理解“四個塑造”寶貴經驗,充分認清黨的領導對于推動青年運動沿著正確方向前行的重大意義,切實將其轉化為教育發展的思路舉措和生動實踐。正確把握發展路徑。系統學習、深刻理解和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共青團建設“四個始終成為”的重大要求,引導青年在思想洗禮、教育實踐中不斷增強堅定信念、緊跟黨走的青年信仰;激勵青年把青春同黨的教育事業高度契合,敢于拼搏奉獻,推動黨的教育事業薪火相傳;敏于把握青年脈搏,勇于自我革命,不斷鞏固擴大教育系統青年愛國統一戰線。堅定青年前進方向。組織對標對表、細照篤行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青年爭做“五個模范”的殷切希望,鼓勵青年帶頭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真接受政治訓練、追求政治進步;帶頭立足崗位、苦練本領、創新創造,爭當教育領域的時代先鋒和事業闖將。
推進立德樹人,提高育人質效。堅持將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到立德樹人全過程各方面,遵循青年成長規律,培養堪擔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提高人才培養質效。強化思想政治引領。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弛而不息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切實將學習宣講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納入“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內容;精準把握青年關注熱點和思想困惑,創造性運用課程思政元素。突出校園文化熏陶。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落實到文明校園創建之中,加強校史資料研究,將周恩來精神、雨花英烈精神等紅色基因深植校園文化,研發具有江蘇特色、傳承江蘇文化的文化作品;引導青年師生學網懂網用網,創造導向正確、內容生動、形式多樣、吸引力強的網絡文化作品。推進協同實踐育人。推動省領導與青年學生面對面交流;組織各地各校結合實際開展“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獻給祖國”主題社會實踐、中小學生“學習新思想,做好接班人”等教育活動;加大與社會優質育人資源的常態化結對交流。緊密服務聯系青年。強化廣大教師和思政工作者服務青年學生的能力培養;嚴格按標準加快配齊建強高校思政工作隊伍,全面建設“一站式”學生社區。堅持黨建帶動團建。制度化加強高校黨委對共青團組織和學生會、學生社團領導;堅持將團組織推優作為確定學生入黨積極分子重要渠道,建立健全從高中到大學、從大學到研究生階段入黨積極分子接續培養機制。
注重提升能力,培養有為青年。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爭做“五個模范”的目標要求,引導青年緊密聯系教育實踐,在平凡崗位中提升能力,爭做有為青年。提升志存高遠的政治能力。堅持把講政治作為第一遵循、第一標準、第一要求,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走好人生之路的“指路明燈”,始終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持在推進落實教育領域重大決策部署中對標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切實將其轉化為抓教育謀發展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確保正確的政治方向。提升篤行不怠的學習能力。有針對性地彌補知識弱項、能力短板和經驗盲區,結合教育實踐及時了解掌握中央決策部署、教育改革最新動態,堅持以基層為師、問計基層,爭當分管領域行家里手。提升銳意進取的攻堅能力。圍繞教育的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務,著力解決中央關心、社會關切、群眾關注的困難事煩心事;堅持遵循教育規律、推動改革創新,提升教育獲得感和滿意度。提升一心為民的服務能力。常態化研究新時代群眾工作特點和規律,創新工作方法;經常深入一線察民情訪民意、聽民聲匯民智,走好網上網下群眾路線,切實提高服務群眾的工作效能。
來源:中國教育報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