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助力學生過好“雙減”落地后的首個寒假,近日,揚州市寶應縣教育局立足校本實際,圍繞身心兩健育人目標,搭建家校共育平臺,多主題開展“繽紛冬日——寒假特色作業”設計活動,進一步加強寒假期間學生...
為助力學生過好“雙減”落地后的首個寒假,近日,揚州市寶應縣教育局立足校本實際,圍繞身心兩健育人目標,搭建家校共育平臺,多主題開展“繽紛冬日——寒假特色作業”設計活動,進一步加強寒假期間學生在體育、美育、閱讀、勞動能力等方面的提升。
鍛煉強體魄。各學校嚴格落實“每天校外體育活動不少于1小時”要求,依據學生年齡特點,綜合考慮體育作業內容的趣味性、鍛煉的有效性、場地的可操作性等因素,精心謀劃設計,明確達成目標。旨在通過寒假期間的持恒鍛煉,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讓體育健身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美好經歷。
勞動傳美德。結合勞動教育方案,針對各年齡段學生應具備的生活自理技能,適量布置每天、每周的勞動作業,逐步培養學生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勞動作業從日常起居、內務整理到洗衣做飯等內容入手,引導學生從被動到主動,讓廣大學生在勞動體驗中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閱讀助成長。結合“全民閱讀”等活動,持續推進寒假期間對學生閱讀興趣、閱讀習慣的培養。建議各學校立足學情,分學科推薦適量的必讀書目和自選書目供學生參考。同時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從黨史中汲取豐富營養、智慧和力量,進一步感悟責任擔當。
賀歲習民俗。結合中國人喜迎新春的習俗,組織學生參加“線上+線下”社區實踐活動或家庭親子活動,針對性開展掃塵、貼春聯、視頻拜年送祝福等習俗體驗,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培養學生熱愛勞動、孝敬老人、服務他人、奉獻社會的良好品質。
文明攜手行。結合“揚州文明有禮二十四條”“長者先動筷、夾菜用公筷”“垃圾分類”等文明禮儀方面要求,通過“小手拉大手”形式,設計親子特色作業,提醒學生及家人加強衛生防護,做文明市民,強調人人都是疫情防控、文明規范的責任人,為家鄉的文明城市創建、疫情防控工作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