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意見重點解決勞動實踐教育在學校被弱化、在社會被淡化,中小學生勞動機會減少、勞動意識缺乏等問題;強化體制機制創新,打造“農業+”“工業+”“科技+”“生態+”等多個行業勞動實踐教育基地;探索建立政...
近日,
常州提出重點解決勞動教育被弱化的問題。
針對市青少年活動中心周一至周五空置、周六周日爆滿的情況,常州市投入1.3億元將其打造成勞動實踐基地。該基地擁有26個工作室,開設21門課程,每年能夠接納市區23所初中、8所高中3萬余名學生集中學習。近日,常州市政府印發《關于加強中小學勞動實踐教育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到2022年,基本建立課程完善、資源豐富、模式多樣、機制健全的中小學勞動實踐教育體系。該意見重點解決勞動實踐教育在學校被弱化、在社會被淡化,中小學生勞動機會減少、勞動意識缺乏等問題;強化體制機制創新,打造“農業+”“工業+”“科技+”“生態+”等多個行業勞動實踐教育基地;探索建立政府、學校、社會、家庭共同承擔的多元化經費籌措機制。
《人民教育》作出點評:
堅持問題導向、有措施、有目標、有機制,
能有效推動勞動教育在區域的深入開展。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一起來讀一讀吧!
日前,《江蘇常州:重點解決勞動教育被弱化的問題》被列入《2019中國基礎教育典型案例》,全國共30個。
據悉,自2017年以來,中國教育報刊社連續3年發布中國基礎教育年度報告。《2019中國基礎教育典型案例》在全國范圍內共遴選出愛國主義教育、義務教育質量提升、農村教育、辦學活力、勞動教育等18個專題共30個典型案例,《江蘇常州:重點解決勞動教育被弱化的問題》入選。
我市加強勞動教育被全國推廣的舉措:
01
政府牽頭,全國率先。
我市率先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講話精神,以市政府名義出臺《關于加強中小學生勞動實踐教育的實施意見》,強化體制機制創新,形成了多方聯動的教育合力,這一舉措在全國率先。
02
集約資源,緩解矛盾。
我市改建青少年活動中心,建成市級勞動實踐中心,開設21門課程,配備近200名專兼職教師,為學生提供公益實踐機會,極大緩解了現階段學校開設勞動課程中師資不足、場地不足等矛盾。目前,武進區等地已著手建設學生勞動實踐中心。在全國范圍形成了“常州樣本”。
03
廣建基地,服務發展。
我市圍繞“建設明星城”要求,重點打造“農業+”“工業+”“科技+”“生態+”等多行業學生勞動實踐基地,著力研發“生態農業體驗”“地方文化傳承”“智能制造實踐”“未來職業探索”等四大類課程群,較好地發揮了地方資源服務學生成長、教育發展助力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效能。
準確把握勞動教育的核心,
目標全面把握勞動教育的內涵,
外延不斷完善勞動教育的實訓機制,
推動常州教育高質量發展!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