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中國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北京論壇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本次論壇由北京師范大學協同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政府聯合舉辦,旨在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聚焦教育強國建設,突出基礎教育的基點...
9月23日,中國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北京論壇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本次論壇由北京師范大學協同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政府聯合舉辦,旨在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聚焦教育強國建設,突出基礎教育的基點作用,促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江蘇省海安高級中學黨委書記呂建應邀出席并作學術報告。
據悉,本次論壇是一次集聚政策引領、學術前沿、實踐智慧的全國性教育盛會。圍繞“辦好人民滿意教育 筑牢人才強國之基”這一主題,論壇邀請了40余位教育部、教育行政部門領導及全國基礎教育領域知名專家出席會議并分享高質量的學術報告和教育智慧。
江蘇省海安高級中學黨委書記呂建結合學校在拔尖創新人才培養中多年的探索與實踐,以“縣中拔尖創新人才培育的可能與可為”為題,將自己的思考與教育智慧與專家、同仁們分享。
呂建書記在報告中談到,這些年,提到縣域中學,充斥耳畔的往往是“坍塌”這樣的詞,或者是只關注成績的“縣中模式”。江蘇省海安高級中學作為一所縣域中學,主動對接科教興國、人才強國等國家戰略的要求,走出了一條“著力價值引領,提升創新素養,挖掘創新潛力,助力創新發展”的拔尖創新人才培育實踐路徑,用實踐證明了縣中在拔尖創新人才培育中的可能與可為。
呂建書記從“內涵剖析”“可能可為”兩大視角分享了學校拔尖創新人才培育的實踐與探索。他強調,基礎教育階段拔尖創新人才不是“錨定”特殊對象“培養”出來的,而是在適合創新的環境中“生長”出來的。要在“普育”的基礎上,為高等教育階段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做實“底子”,為學生升入高校后的創新發展鋪好“路子”,培育出豐厚的拔尖創新“后備”人才。
呂建書記的報告引起在座專家、同仁的廣泛共鳴,大家認為海安中學用實踐展現了縣域中學高質量發展的蓬勃前景,對推動各地縣域中學振興有極強的示范作用。報告結束后,不少參會代表與呂建書記就縣中高質量發展等話題進行了進一步的交流和探討。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王穎
校對 王菲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