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大大在2019年的新年祝辭里說: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其實,我們張老師就是這樣一位追夢人,秉承自己的教育初心和使命,朝著美好和夢想奔跑,努力追尋著自己的教育理想,同時也在呵護每一...
張志強,男,42歲,任教于揚州市翠崗中學,中學語文高級教師,揚州市中青年骨干,揚州市特級班主任,“志強工作室”領銜人,揚州市教育名師工作室中小學班主任室指導教師,全國少先隊徐國英名師工作室核心成員,先后獲得“揚州市教育先進工作者”、“揚州市優秀班主任”“揚州市家庭教育先進工作者”“江蘇省優秀輔導員”“揚州市十大杰出青年提名獎”“揚州市新長征突擊手”“2017溫暖揚州年度人物”“優秀援疆教師”“揚州市優秀志愿者”等稱號。
2001年6月參加工作,從教19年,擔任班主任工作16年。他熱愛教育事業,熱愛語文教學,熱愛班主任工作。他用自己的熱情與執著,創造出班級工作一個又一個亮點。他是學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生活中可以信賴的大朋友;他又是學生和家長之間的架橋人,家長信任、樂意傾訴的對象。
激情與夢想:
努力追尋教育生命的芬芳
前不久去公道小學送教時,主持人馬蕾老師曾提出了這樣的疑問:為什么我們的“強哥”經常會冒出讓人眼前一亮的新想法、新觀點?為什么我們的“強哥”如此熱衷于班主任工作的研究,甚至還自費學習培訓?——因為人生要有激情和夢想,生活要有詩和遠方。
確實,擔任16年班主任以來,張志強老師始終對班主任工作充滿著激情,這一點單單從他的微信朋友圈就可窺見一斑。我們時常可以看到他不斷產生富有創意的新點子,在班級日常管理、班級文化建設、學生教育與轉化、家校合作等方面開展創意活動,讓學生愛上班級,成長為有責任、有擔當、有尊嚴的人。他總是時刻保持初學者的心態,研究學生,研究家長,對他們保持好奇、求知欲。李鎮西老師曾對他說“要做學生喜歡的老師”,——也許這就是他努力的方向吧。
他認為,班級管理不是控制,而是釋放,釋放班級每位學生人性中本來就有的善意。班級管理的藝術在于激發和喚醒每一位學生內在的潛能。因而,他注重建立新時代新型師生關系,努力做到師生之間彼此平等、相互尊重,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班級的主人,讓班級成為每一位老師都認可的集體。8班的任課老師們都喜歡用8班開課,因為8班的孩子們始終對課堂充滿熱情,有強烈的求知欲和表現欲。以心換心,熱愛學生。他像家里人一樣守望著孩子們的成長,若是哪位學生突破自我、取得進步了,他就會獎勵他,自掏腰包和他共進午餐。他有個小小心愿:初中三年,要請班里的每一個孩子吃一次飯!
這樣溫暖的班級中,每一個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價值感和尊嚴感。值日班主任制度,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參與班級管理,為同學服務。班委也好,科代表也好,學習小組組長也罷,只要你愿意承擔一份責任和義務,你便可以申報擔任。申報的人多也不礙事,可以輪換。只要你能通過考察期,贏得信任投票。“誠信”是班級榮譽體系的核心,每位學生都沐浴在誠信的春風下。考試可以無人監考,默寫也可以自己批改打分——因為“尊重 信任 負責”的班風深深地印在了每位同學的內心深處。自主管理委員會,設學習、紀律、衛生、組織、科技、體育、生活、宣傳、閱讀等部,讓每一位學生都有自己的崗位,形成管理和自我管理的局面,也有了自己的班級歸屬感。小組成員怎么搭配,座位怎么安排,組內如何分工,一切都放手交給班委會,交給大家去商量。
讓班級成為學生們的第二個“家”!“做一個誠實的人,絕不欺騙”——每位學生都與誠信為友;“像紳士和淑女一樣生活”——每位學生都知書、達禮、精致、上進;“不是去管理,而是去經營”—— 每位學生都參與構建民主和諧的班級氛圍;“每一次活動都是一種成長”——每位學生都在活動中收獲成長。這就是張老師簡單而相素的教育夢想。
信任與自主:
用班本德育承載孩子們的夢想
前些天,追夢8班的教室文化吸引了維揚中學啟明星班主任工作室老師們的觀摩,孩子們的陽光、自信、熱情也讓前來觀摩的老師們眼前一亮,更有豐富的教室元素、自創的班級文化、自訂的班級制度、自生的班級課程、多彩的班級活動讓老師們深深贊嘆。
讓班級成為學生們的第二個“家”。張志強老師認為,信任是這個家發展的起點。張老師充分信任每一位學生,挖掘他們的潛能,不給他們設限;自主是班本德育課程發展的目標,班級因自主而更精彩。
這些年,張志強老師立足當下社會生活和班級學生現狀與需求,與學生共創了一套基于“信任 自主”的HI少年班本德育課程。課程中的HI也是學生培養的目標。HI,嗨,快樂。他希望每一位少年都應該是陽光男孩、氧氣女生,初中三年在快樂中成長。H,Health,健康。班級要培養身體健康、有良好生活習慣的孩子;培養懂得耐心溝通、能合理表達情緒的學生。I,Integrity,仁信。班級要培養內心柔軟、有仁愛之心的學生;培養樂觀自信愛笑的學生;培養恪守誠信、勇于擔當的學生。I,Innovation,創新。班級要培養一群渾身活力、創意滿滿的學生;培養一群“問題”多多的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他們的標配。I,Interesting,有趣。這是培養目標的副產品,做一個有趣的人。張老師覺得:一輩子很長,一定要和有趣的學生在一起。如果孩子無趣乏味,那一定是班主任的責任。
追夢班HI少年的班本德育課程框架共分為班級和小組文化建設課程、班級共同體和制度建設課程、班級崗位教育和領導力課程、勵志教育和習慣養成課程、主題項目和創意德育課程、家校合作共建課程和班級多元評價與激勵課程,目前已迭代升級為3.0版。
通過這些班本德育課程,為學生們提供合適的教育,培養未來合格公民;給學生發展平臺,激發其成長內驅力。每一屆學生畢業后總是對班級豐富多彩的課程念念不忘,每一次關于班本德育的講座總是讓臺下的老師們贊嘆不已。
責任與擔當:
始終不忘教育人的初心與使命
責任與擔當,是張志強老師最執著的信念,更是張老師對學生最長情的告白。十幾年來,他用堅守的力量呵護孩子們綻放出最美的夢想之花,他所帶的每一屆班級都進步飛快。2013級學生是有史以來學習基礎最薄弱的一屆,入校成績年級穩居年級倒數第一,比前列班級少近20分。通過他和孩子們三年的共同努力,不拋棄,不放棄,班級成績穩步上升,直至年級同類班級排名第一。尤其是一位叫陳陽的學生從最初年級492名,慢慢考到年級70多名,后來高考考上了蘇大,堪稱奇跡。
也正是出于責任,學校需要派出一名語文老師去援疆時,張志強老師選擇了服從大局。受援的新源六中授課任務安排時缺少語文老師,張老師又毫無怨言地主動多領了一個班的工作量。援疆期間,因為張老師的突出表現還被評為“溫暖揚州2017揚州發布年度人物”。
為培養學生的班級責任感、社會責任感,張老師帶領學生策劃組織志愿服務活動,從“平安夜義賣平安果”,到“揚城廣場舞公益調查”……他將班級的小桔燈志愿服務活動發展為校本課程,撰寫的《善心如種,善行如花——翠崗中學小桔燈志愿服務項目》兩獲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優秀案例。現在所帶的初二(8)班又成為了揚州市第一支江豚保護中隊,參加自然學校開學典禮、江豚杯龍舟賽等活動,積極宣傳江豚保護。在揚州市第六次少代會上,8班進行動感“紅領巾小主人服務”活動展示;8班的《豬豬俠在行動!——我是江豚守護者》項目被評為省少先隊特色項目。
疫情期間,作為一名班主任,他以父母般的情懷關注著學生們的思想動態、生活學習;作為任課老師,他每天批改作業忙碌到深夜。他通過電話、微信、QQ、zoom等多種方式與學生、家長開展各種交流,累計達500余次。每周開展一次線上班會,各組輪流組織,張老師與組長商量選題,優化班會方案,先后開展《疫情之下的責任與擔當》《停課不停學的挑戰與機遇》《〈平凡的世界〉閱讀交流會》等主題班會課。3月5日,張老師的《如何開設線上班會課》上線揚州教育智慧學堂,面向全市中小學班主任推廣使用。3月底,張老師又接到團市委參與線上團課錄制的任務。他的事跡還登上學習強國平臺《黨旗飄揚|翠崗中學:黨員教師做好復學復課“壓軸題”》。此外,他的學生們還拍攝了抗疫宣傳視頻、青少年自護劇,通過抖音、揚州發布、揚州教育微博、揚帆直播等平臺發布,還被報送參評“第五屆百部網絡正能量動漫音視頻評選活動”。
融合與創新:
發現創造更多“+班主任”課程
張志強老師不但是大家公認的優秀班主任,他在語文教學中也有自己獨特的思考。他善于學習和鉆研,對語文教學有著個性化的理解,教學風格獨特,深受學生的喜歡,因而班級的語文成績始終名列年級前茅。
對于語文教學,他主張“真實有料,扎實有味”,即教學要讓學生面向真實情境,善于利用課程資源,扎實推進學生能力訓練,讓學生感受語文趣味,以培養學生語文素養,提升學生語文能力。
他還將語文教學融入到班主任工作中,利用語文教材為班主任管理提供素材和案例,通過開學初的學生個人自傳、每周一次的師生對話簿和每天心靈驛站的成長日記等,既鍛煉了學生的寫作表達能力,又加深班主任對學生的了解。此外,語文綜合性學習、社會實踐活動、志愿服務活動等等,讓學生自主策劃,寫活動方案,也能培養學生溝通協作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去年年末,由班級文娛部組織的語文綜合性學習“2019年年末,我和瘦西湖有個約會”,集全景點打卡、最佳攝影、游記寫作、問卷調查、人物采訪等多個活動于一體,給8班孩子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張老師是全國少先隊徐國英工作室的成員,他對中學少先隊中隊建設和班集體建設、隊會活動和班會活動、青少年思想教育引領和中學共青團建設等方面進行比較研究并有機結合,既有理論依據,又有實踐行動。他不斷創新少先隊工作模式,開發設計HI少年班本系列課程,將少先隊的紅領巾爭章活動,引進HI少年“奪幣爭章”評價體系,完善細化考核評價項目表,設計HI少年成長護照。這一班本德育課程在試點班級試行一年,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效果,并在江蘇省中學少先隊專委會活動案例評比中榮獲一等獎。
除“語文+班主任”“少先隊+班級管理”外,他順勢而為還設計了諸多“+班主任”課程,如“信息技術+班主任”,用好釘釘群、問卷星、優酷、班級博客等;“法治教育+班級管理”,引導學生擬定班規;“思維導圖+班級管理”,將班級管理可視化。值得一提的是,上學期8班設計了方便又暖心的“誠信雜貨鋪”,相關報道還登上了很多省級媒體。這一整套基于“信任 自主”的HI少年PBL班本德育課程,也是“+班級管理”課程的一部分,充分培養了學生思辯式思維、創新意識和協作精神。
示范與輻射:
從“志強工作室”到“揚派班主任”
2014年12月17日,以張志強老師名字命名的“志強工作室”正式成立,學校一批優秀班主任加入工作室。“志強工作室”是學校班主任研修的學習發展成長的共同體,目標就是促進每一位班主任成員的專業化,同時將“志強工作室”的經驗輻射全校,特別是指導新班主任和預備班主任的成長。張老師認為,學習、研究、展示,這是工作室的三大主線任務。志強工作室成立以來,學校很多年輕班主任在工作室的引領下迅速走向成熟,成為學校班主任隊伍的中堅力量。特別是班主任基本功大賽成果斐然,獲江蘇省班主任基本功大賽一等獎2次、二等獎1次,長三角班主任基本功大賽二等獎1次。
2018年3月13日下午,揚州市初中學校首次班主任工作聯盟研討活動在翠崗中學舉辦,來自市直、縣市區共14所學校70多位班主任代表參加研討。而初中班主任工作聯盟正是張志強老師提議創建,并得到了揚州班主任名師工作室支持。
為推動揚州班主任專業化發展,張老師先后組織兩屆揚州市最有范教室評選活動,參與班會課、德育案例等評比活動的組織。2016年建立揚派班主任QQ群,和工作室領銜人金龐一起組織論壇活動,目前累計168期,群成員近2000人。論壇活動還從線上走向線下,舉辦了三次揚派班主任線下論壇。他還開通了“揚派班主任在線”公眾號,后在疫情期間又對內容進行大幅調整,重新設立“新聞德育橋”“班級活動秀”“最有范教室”“精彩班會課”“德育微講座”等十個欄目,吸引30多位班主任志愿加入,全方位展示揚派班主任風采。
張老師先后應邀講座、送教累計30多場,疫情期間還通過釘釘給揚大馬院學生開設視頻講座。他在新疆援疆一年半時間,不僅帶動了新源六中的班主任工作發展,還將揚州班主任的經驗輻射至整個新源,組織了新源縣首屆班主任微論壇活動。同時他還赴伊犁州、烏魯木齊等地開展研討、講座等活動。
習大大在2019年的新年祝辭里說: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其實,我們張老師就是這樣一位追夢人,秉承自己的教育初心和使命,朝著美好和夢想奔跑,努力追尋著自己的教育理想,同時也在呵護每一位孩子小小的夢想。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