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考進行中,很多同學在后臺問到:面試的時候應該看鏡頭還是看考官?這確實是一個讓人很頭疼的問題,不過我們或許能從“主持人大賽”上找到答案!近兩個月每逢周六,這檔“神仙打架”的綜藝節目必上熱搜...
藝考進行中,很多同學在后臺問到:面試的時候應該看鏡頭還是看考官?
這確實是一個讓人很頭疼的問題,不過我們或許能從“主持人大賽”上找到答案!
近兩個月每逢周六,這檔“神仙打架”的綜藝節目必上熱搜,各位選手展現出的極強業務水平也令不少觀眾驚嘆:張口即是滿分作文。
不過話說又回來,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對于能進入主持人大賽決賽圈的選手來講,除了扎實的基本功、快速的反應能力、深厚的文學功底外,與鏡頭、評委恰當的眼神交流也是一項重要的加分項!
▲注意蔡紫的眼睛
劃重點!下面我們就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一步步的剖析這個“藝考的時候應該看鏡頭還是看考官”的千古難題!(大家可以拿起小本本啦)
首先我們來看攝像機的作用。一般來說,現在大多數藝考的面試過程都是全程錄像,總結起來目的有四:
1、記錄考場內紀律,防止考生徇私舞弊
2、實時呈現電視畫面,看考生上鏡情況
3、記錄考試全程,將錄像帶回本校再打分
4、存檔
根據各院校《招生簡章》的不同規定,錄像目的各不相同,往往效用疊加。所以,只要知道了為什么錄像,我們就可以判斷到底要不要看鏡頭了。
然后我們需要明確學校錄像的目的。(分為以下三種情況)
情況1:攝像機位于考場一角,沒有正對你
該情況下攝像機僅起到實錄考試全程的作用。你可以直接與考官進行眼神交流,無視鏡頭的存在,因為考官并非依據鏡頭表現打分。
情況2:攝像機位于考官身后并正對你,考場沒有顯示器(電視畫面)
這種情況下攝像機也是起到實錄考試全程作用, 同時老師們會“將考生錄像帶回學校,成績由學校專業評審組觀看錄像后打分。”這時你的關注對象還應當是考官,和考官直面交流即可。
情況3:攝像機位于你和考官之間,并正對你,考官面前或前側位置設有顯示器
該情況下攝像機不僅實錄考試過程,而且會捕捉你的表情、眼神、動作,考官將通過實時顯示的電視畫面內容來判斷你的表現并打分。這時你需要“鏡頭感”,看著鏡頭說話。
當然,如果你仍舊擔心自己不能快速判斷,你還可以選擇“場外求助”哦。一般校考外場都會有考務師哥師姐,你可以在現場乖巧禮貌地詢問一下:“請問咱們學校的考試要看鏡頭,還是看老師呢?”
解決了眼睛該看哪兒的問題,面試場上還有一個問題非常重要,它可是除了語言之外決定你與考官交流效果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 “眼神”的調動。
下面這四種眼神調動的方法,每一個都很實用,考場上拒絕“呆頭呆腦、呆若木雞”,一定記得活學活用!
前視注視法——向前方注視鏡頭,但看鏡頭時要注意和鏡頭溝通,“透過玻璃看遠處,透過鏡頭看深處”,避免目光呆滯。
這是今年央視春晚中朱迅和康輝的主持截圖,有沒有感覺朱迅的眼睛好像要看穿你的心靈呀?康輝雖然沒有說話,但眼神和笑容也讓人感受到了他極強的鏡頭對象感。
環視交流法 ——視線掃過現場,左右前后迅速移動,不斷地觀察全場,與交流對象保持眼神接觸,以增強雙方的情感交流。
李思思眼神照顧右側觀眾,任魯豫仿佛眺望,看向后方觀眾。環視交流法在二人的眼神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手勢輔助法 ——將前兩種方法結合起來,在適當時機加上大方得體的手勢,幫助你快速獲得某位老師的注意,讓考官發現你的魅力。
這是一種綜合的眼神交流方式,畫面美麗的思思就在主持中加上手勢,顯得更加親切和大方。
虛視法 ——眼神似看非看,朦朧飄渺,可減輕心理壓力,還可表示思考,增強對受眾的代入感。常用于即興口語表達、文學作品朗誦。
咳咳,眾位施主,眼神之法屬抽象秘籍,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只有多照鏡子多加練習,才能神采奕奕!
建議大家可以一進考場就環視四周,掃視全場,或點視、凝視某處某人,通過明亮友善、智慧坦蕩的眼神來告訴考官你是一個真誠、自信、機靈的考生。在面試中要注意用眼神的變化來表達自己內在的豐富感情。
無論是朗誦還是主持,我們的思想感情總是隨著內容而起伏變化的,除了語氣的變化,如果輔以眼神的調動,才更能使感情顯露出來喲~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人的喜怒哀樂、愛憎好惡都能從眼神中表現出來,甚至能表達出用言語難以表達的極其微妙的思想感情。所以在藝考備考的訓練中一定要注意眼神運用的技巧訓練哦~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