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濟南電子機械工程學校教科研室召開了結構化創新團隊負責人會議。此次會議聚焦數字化時代下中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共謀AI技術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新路徑。會議由教科室主任李飛飛主持,學校副校...
2月19日,濟南電子機械工程學校教科研室召開了結構化創新團隊負責人會議。此次會議聚焦數字化時代下中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共謀AI技術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新路徑。會議由教科室主任李飛飛主持,學校副校長趙玉鋒出席會議,各團隊負責人及骨干教師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教育新方向。
會議伊始,荊榮霞團隊與孫秀梅團隊分別就去年立項的課題進行了經驗分享。他們從課題的研究背景、實施過程到成果應用,毫無保留地分享寶貴經驗,強調了團隊合作和持續學習的重要性,為其他團隊的課題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鑒,也激發了在場教師投身教育科研的熱情。
隨后,李飛飛深入解讀了數字化背景下中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對策思考。在科技飛速發展的當下,李飛飛敏銳地捕捉到AI技術對教育的深遠影響,詳細介紹了DeepSeek、Kimi、豆包、文心一言等多種AI應用程序,為教師將AI技術融入課堂提供了實用工具和思路。她指出,數字化時代背景下,AI技術正在深刻改變著教育生態,教師要主動擁抱新技術,積極探索AI技術與課堂教學的融合點,創新教學模式,提升教學效率,為學生提供更加個性化、智能化的學習體驗。
會議最后,趙玉鋒做總結發言。他充分肯定了各團隊在過去取得的成績,對大家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謝。同時,趙玉鋒對未來工作提出了殷切期望,鼓勵各團隊負責人發揮引領作用帶動團隊成員積極開展AI與課堂結合的探索實踐,不斷總結經驗,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案例,為推動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再上新臺階貢獻力量。
此次會議的召開,為濟南電子機械工程學校的結構化創新團隊搭建了交流平臺,明確了研究方向,也為AI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新思路,相信在學校領導的重視支持,以及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學校必將在數字化教育的浪潮中不斷創新,為培養適應新時代需求的高素質技能人才貢獻力量。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