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升教師應對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能力,推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開展,為學生的心靈至誠守護,近日,濟南高新區教育文體部心理學科教師培訓在濟南高新區雅居園小學舉行。培訓邀請了心理專家吳...
為進一步提升教師應對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能力,推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開展,為學生的心靈至誠守護,近日,濟南高新區教育文體部心理學科教師培訓在濟南高新區雅居園小學舉行。培訓邀請了心理專家吳軻教授進行授課。濟南高新區教育文體部心理教研員曲懷英、雅居園教育集團校長姚晶及全區心理教師參加培訓。
心理專家吳軻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生涯心理講座。他以“跑馬拉松吃不吃流水席”為討論話題,進而引出自我認識的重要性。
自我認知有哪些內容?日常生活中,人們可以通過性格、長相、角色等來分辨不同的人,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態度的核心是關系不同。接著,吳軻以“自我意識的反饋模型——約哈里之窗”為理論依據給大家分享了幾個自我認知的工具,其中哪吒的例子讓老師們對“隱秘區”“公開區”“未知區”“盲目區”有了更顯性的認識。
如何進行自我認知?吳軻詳細講述了“巴里·施瓦茨的價值觀地圖”,并通過10個普遍價值觀得出規律:在價值觀選擇中沖突和矛盾永遠存在,而且一定有人與你選擇相反,價值觀是可以通過年齡的增長、教育的改變、人生大事的轉折進行改變的。接著,吳軻以性格為主題,以“MBTI的內容”為理論依據,教給大家如何通過四個維度區分“E”和“I”,“S”和“N”,“T”和“F”,“J”和“P”,吳軻也提示大家,“MBTI性格測試”不是絕對的,而是一種傾向性。
此外,吳軻還介紹了找到人生目標的建議,即可以通過“榜樣和我”、“我的追悼會”等活動進行正確的角色構建,擴大視野,收集信息,體驗+感受,選擇+持續進而整合成為人生目標。
此次心理培訓把生活中的案例和理論知識結合起來,兼具理論性和實操性,讓全區心理教師對“自我認知”有了系統的認識,對職業生涯有了更完善的規劃,全面提升了心理教師的綜合素養,促進了教師心理專業水平的提升,為高新區的教育教學工作注入了“心”能量,為“育”見更美好的學生和自己開啟了更好的篇章。
(通訊員 馬強)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