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的這些寶貴經歷,一直滋養著我的人生,在極其艱難的時刻回想起來,都能賦予我無窮的精神力量。”10月19日,山東大學首屆全球校友大會上,1980級光學系校友薛其坤院士作為校友代表致辭。他深情回憶...
“山大的這些寶貴經歷,一直滋養著我的人生,在極其艱難的時刻回想起來,都能賦予我無窮的精神力量。”10月19日,山東大學首屆全球校友大會上,1980級光學系校友薛其坤院士作為校友代表致辭。他深情回憶了自己當年在山東大學求學的經歷,并表示,“如果說我在科研上作出了一點成績,這些成績的取得,都與我在山大接受的教育和熏陶密不可分。感謝我的母校。”
飲水思源,緣木思本。薛其坤院士說,作為山大校友,我們始終心懷感恩。他回憶道,1980年,他從沂蒙革命老區來到了山東大學光學系激光專業學習,不知不覺間,離開母校已經整整四十載。“從青春激揚的青年時代走到了鬢發染霜的年紀,每次回憶起在山大求學生活的點點滴滴,仿佛就在昨天,心里充滿溫暖。”薛其坤表示,對當時在沂蒙山區出生、長大的苦孩子來講,在山東大學四年的學習生活真是一種莫大的享受。
薛其坤說,他是在進入大學后才第一次見到真正的足球。他打趣道,“論起天賦,我認為我的體育天賦應該高于我的科研天賦。論起熱愛,我對體育的熱愛也毫不遜色于對科研的熱愛。”在山大,他最美好的記憶之一,就是每天下午完成實驗后踢上一場酣暢淋漓的足球,然后再沖上個痛痛快快的冷水澡。“直至今日,我依舊清晰地記得,本科生畢業班足球比賽,我們輸給了物理系,獲得了第二名。作為球隊的主力之一,我也因此榮獲了20多元的獎金。這是我一生中在足球事業上最輝煌的表現。”到這里,薛其坤話鋒一轉,說,這些體育鍛煉強壯了他的體魄,為日后從事高強度物理實驗打下了堅實的體能基礎。更重要的是,他在運動中培養了競技技能、樂觀豁達的心態、團隊合作的精神、統籌全局的系統觀等素養,這些對于科研工作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在山大的這些寶貴經歷,一直滋養著我的人生,在極其艱難的時刻回想起來,都能賦予我無窮的精神力量。”他說,“如果說我在科研上作出了一點成績,這些成績的取得都與我在山大接受的教育和熏陶密不可分。感謝我的母校!”
薛其坤表示,光陰流轉,風物年年。一代人有一代人記憶中的山大。但是,我們共同的山東大學,始終秉承“學無止境,氣有浩然”的校訓精神,堅守“為天下儲人才”的初心使命,勇擔“為國家圖富強”的歷史重任,探索出了一條“中國特色、山大風格”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發展道路。“不久前,山大入選了‘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建設高校名單,我所任職的南方科技大學也有幸于去年入選。”他說,入選該名單,充分體現了山大積極探索和打造尖端產業人才培養新模式,在工科教育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必將進一步助力山大培養出更多善于解決復雜工程技術問題和‘卡脖子’關鍵問題的卓越工程師,賦能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區域和國家高質量發展。”
此外,作為一所具有一百二十余年深厚歷史底蘊的一流綜合性大學,山東大學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匯點,是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搖籃,是頂尖科學家和高水平人才的聚集地,是基礎研究的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新的歷史機遇下,山東大學在助力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建設方面,使命光榮、責無旁貸。“同為‘雙一流’建設高校,年輕的南方科技大學愿以山東大學為榜樣,共同開創全面戰略合作的新局面,攜手為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偉業做出高等教育新的更大的貢獻。”
薪火永相傳,同心恒致遠。山東大學“全面圖強”,其時已至、其勢已成。薛其坤呼吁70萬山大校友弘揚山大精神、踐行山大理念、傳播山大故事,“共同為母校的發展添磚加瓦,為山大的榮耀增光添彩。”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徐玉芹 王鑫)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