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首都師范大學將繼續赴區縣、中學或其他領域,以走訪慰問、交流座談、邀請回校等方式加強與校友聯系,匯聚校友力量,助力學校發展。
走訪老校友、洽談師資培養和基礎教育建設……6月18日,在建校七十周年之際,首都師范大學啟動“再印初心·走近校友”尋訪老校友活動。第一站來到了北京市密云二中,走訪密云區從事基礎教育工作的校友。密云區教工委書記張文亮、教委主任楊福軍、密云二中書記霍勁松、校長蘭春艷、首都師大附屬密云中學書記李文平、密云三中黨總支書記、校長王立敏等老校友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基礎教育工作。
6月18日,在北京市密云二中,老校友相見格外熱情。 新京報記者劉洋 攝
密云區基教系統在職干部教師中四分之一畢業于首都師大
“感謝母校來看望我們!”老校友相見,座談會的氣氛輕松活潑了很多,回憶起昔日求學情景,不少已畢業近四十年的老校友仍感到歷歷在目。首都師范大學校友工作辦公室、教務處、招生就業處、發展規劃辦公室、相關院系負責人及學生代表均來到密云,和該區基礎教育系統的校友們展開交流。這些老校友不少是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入學首都師范大學,如今已經成長為學校校長、領導干部。
楊福軍介紹,目前,密云區基礎教育系統在職的干部教師中,首都師大畢業生1520人,約占四分之一,成為密云教育改革發展的中流砥柱和領航力量。
首都師范大學校友工作辦公室主任白向寧介紹了該校歷年來的校友工作?!拔覀儸F在校友工作的新理念是,學生時代是首都師大的主人,走出校門以后,首都師大也永遠是他的家。”白向寧介紹,該校將制定校友終身發展的支持計劃,定期邀請校友回母校參加重要活動、重回課堂、講好校友故事,和廣大校友同舟共濟,共襄母校發展。
首都師大校友辦公室、教務處、招生就業處等部門代表參觀并了解密云二中校史。 新京報記者劉洋 攝
首都師大教務處處長王海燕介紹,該校和密云區在區域教育合作發展中走過了20年,共同探索大中小一體化育人隊伍的建設,包括骨干教師培訓工作室、初中學校協同提質發展項目、后備干部班等,見證了一批骨干教師成長為一校之長。當下,密云區在開展拔尖人才隊伍建設的過程中,首都師大也共同參與合作,是首都高校服務區縣建設的體現。
“以前密云區每年有五六十人考進首都師大,近幾年有所增長,2023年有86名學生考入首都師大,85%以上都錄取到了師范類專業。”首都師大招生就業處處長臧強介紹,每年,首都師大也有畢業生回到密云就業,該校也希望經過培養,讓優秀的應屆畢業生回到密云建功立業。
對此,霍勁松認為,一方面,密云作為郊區確實缺乏優秀的師范畢業生,希望首都師大能按照學生的就業志向和密云基礎教育系統的用人需求,培育學生們熱愛郊區、走進密云的就業傾向。
密云區教工委書記張文亮是首都師大1983級數學專業校友,其表示,首都師大是密云基礎教育系統在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中的巨大支撐,更是組成密云區教育系統的中堅力量?!懊茉凭嚯x首都師范大學校園較遠,但母校卻不離不棄地對我們開展支持。”張文亮說道。
老校友回憶求學經歷,講述辦學歷程
交流中,密云二中、首都師大附屬密云中學、密云區教師研修學院、密云一小的書記、校長、院長、特級教師分別分享自己的求學經歷、辦學歷程以及表達對母校的情感。
密云區各校友所在學校獲贈首都師范大學歷年來的校徽。 新京報記者劉洋 攝
“當年,作為一個農村的孩子能考進首都師大是很不容易的,如果沒有那段經歷,我也沒有現在的成就?!?995級英語教育專業校友蘭春艷如今已是特級教師,她講述了自己與母校的緣分;李文平是1988級漢語言文學專業校友,她畢業時正趕上母校更名為首都師范大學,如今回憶起上學時在教授家包餃子的經歷,仍感覺溫暖,“當時郊區學生沒辦法經?;丶?,教授在周末招呼我們吃飯,這樣的教育情懷也深深感動著我。”
“我畢業已經35年了,如今看到各位,腦海里依然是爬滿爬山虎的教學樓、安靜的教室、食堂……那里承載著我的青春。我在那里沒有初戀,但首都師大給了我初心,因為這份初心,讓我回到家鄉,扎根在這里?!泵茉迫悬h總支書記、校長王立敏是1986級中文專業校友,她的發言引得大家笑聲不斷。
霍勁松表示,母校關注每個首都師范大學畢業生的一生成長,是每個學生的精神家園,也是每一個畢業生專業成長最穩定的依靠。
今后將長期開展走訪校友活動,匯聚校友力量
密云區基礎教育系統老校友獲贈文化衫和紀念牌。 新京報記者劉洋 攝
“感謝校友們對母校的情懷和建言,首都師大將堅守師大姓‘師’的初心,爭取成為北京市基礎教育當之無愧的佼佼者?!笔锥紟煼洞髮W黨委常委、副校長宋軍表示,校友是學校教育的延伸和育人成果的體現,是學校發展不可或缺的支持力量和重要的社會資源。“走出校門,無論在哪,我們和母校之間總是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母校的烙印始終刻在大家的心里?!?/p>
宋軍表示,在網絡媒體快速發展的時代,大家獲取信息的方式更加便捷,但每當看到“首都師范大學”的字樣,他也都會格外留意,因為這已經是深深刻進血脈里,與母校榮辱與共的肌肉記憶。尤其是在首都基礎教育領域中,他和身邊同事也對“原來你也畢業于首都師范大學”這樣的答案習以為常。
“可以說北京中小幼學校中遍布首都師大人的身影,首都師范大學當之無愧地撐起了北京基礎教育的‘半邊天’。”宋軍介紹,首都師范大學畢業生在全市中小學校長和特級教師中占比達50%、中小學教師中占比55%、公辦幼兒園教師中占比90%以上。在密云區基礎教育系統中,從區委教育工委書記、區教委主任到學校書記校長、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都是首都師大校友。
據白向寧介紹,此次活動將以首都師大建校70周年為起始,今后長期開展。作為對學校建校70周年的獻禮,2024年將繼續赴區縣、中學或其他領域,以走訪慰問、交流座談、邀請回校等方式加強與校友聯系,匯聚校友力量,助力學校發展。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