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古代咱們國家實行的是一夫多妻制度,但這種封建的傳統在進入近現代后已經遭到了擯棄。畢竟這種封建的習俗是對女性極為不公平的,現在提倡男女平等,沒有誰高人一等。不過我們的鄰國印度卻仍舊是一個...
雖然古代咱們國家實行的是一夫多妻制度,但這種封建的傳統在進入近現代后已經遭到了擯棄。畢竟這種封建的習俗是對女性極為不公平的,現在提倡男女平等,沒有誰高人一等。不過我們的鄰國印度卻仍舊是一個實行“一夫多妻”制度的國家,在那里的女性社會地位低下,真正的生活讓人感到心酸。
廈大女學霸與印度同學相愛
廈門大學是我們國家的一所重點大學,畢業于這所學校的學子進入社會后大多都有很好的發展。然而畢業于廈門大學的女生鄭墨沫,原本也應該擁有美好的未來,但在上學期間,鄭墨沫與在廈大留學的印度同學相愛,戀愛期間,很多人曾勸過鄭墨沫放棄這段沒有結果的戀情,但鄭墨沫畢業后仍舊毅然決然地決定嫁給他的印度男友。
不顧反對嫁入印度
畢業之后,鄭墨沫不顧家人、朋友的反對,決定與印度男友回印度結婚。要知道,我們國家的戀愛觀念、習俗都與印度有著天壤之別,更關鍵的是印度是一個實行一夫多妻的國家。但即便如此,鄭墨沫對于這些東西都毫不在意,只要能與自己的男友在一起,她都可以接受,哪怕男友在印度已經有了妻子。
在印度,很多女性在婚后都會成為家庭主婦,畢竟在印度女性的地位是非常低的。然而鄭墨沫卻向國內的好友極力地吹捧印度這個國家,在她看來,印度的生活各方面都很優越。同時她還專門建了群聊,安排國內的女生與印度男孩認識,希望促使國內女孩嫁到印度。
但印度真正的生活,我們都是了解的,即便廈大女學霸怎樣吹捧這都是不可改變的現實。如今國內的生活水平遠高于印度,讓中國女孩嫁到印度本身就是一件不現實的事情,如今印度疫情增長速度位于全球第一,無論是醫療、環境都是非常落后的。鄭墨沫作為一名接受過高等教育的高材生,這種過分的吹捧令人不齒。
總結
當然我們并不是說印度這個國家不好,而是對于國人來說,那種生活并不是我們可以接受的。作為嫁到印度的中國女生,首先就不該混淆視聽,過分鼓吹自己在印度的生活,忽悠國內女孩嫁到印度,同時也希望女性朋友們能夠擦亮雙眼,生活是自己的,該如何選擇自己的命運也要自己仔細斟酌。對此大家怎么看呢?
相關新聞
12年前執意嫁到印度的廈大女孩 如今怎樣了?
人類天生愛慕強者,所以有美吹、德吹、日吹、英吹、俄吹等,這并沒有什么不妥。
真正卑劣的是,有人一邊吹捧外國,一邊謾罵祖國,甚至是以詆毀的方式。
更加詭異的是,有些人竟然以各種謊言、瘋狂吹捧明顯不如中國的國家。
比如12年前,那 個執 意要嫁到印度的廈大女孩。
優等生
2002年,一名叫鄭墨沫的女孩考上了無數人夢寐以求的廈門大學。能考上這種雙一 流的學府,顯然她就是父母口 中所講的“別人家的孩子”。
在大學里,她的表現依舊亮眼,在第一學期就榮獲“本專科優秀三好學生”,隨后又當上了宣傳中心的學生會干部。
從廈大畢業后,她又前往法國攻讀金融碩士。結果在2008年前往美國參加一次學術交流活動時,邂逅了一個印度的男孩辛格。
辛格同樣來美國游學,是印度理工學院的本科在讀生。兩人越聊越投機,發展成為了戀人的關系。在甜蜜中如墜云霧的她,感覺開啟了一段全新的人生旅程。
但她的朋友們都不看好這段戀情,覺得印度人衛生意識差,不尊重女性,教育程度低下。
當她把打算與辛格結婚的消息告訴父母后,更遭到了父母的堅決反對,母親斷斷續續哭了一年。
普天下的父母,當然都希望女兒嫁得近一點。二老壓根不知道印度在哪兒,只是聽說印度很窮且很迷信。
而在男方那邊,同樣不順暢。印度的主流仍是包辦婚姻,自由戀愛都被人指指點點,更不用說娶在長輩看來“行為放蕩”的外國女性了。辛格的父母,也明確反對二人的關系。
但在愛情中,有著“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當一對戀人遭到外界的阻礙時,不僅不會分開,反而會愛得更深,情感變得更加牢固。
歷經波折的鄭墨沫,最終沖破了層層的偏見和藩籬,在2009年嫁給了印度人辛格,圓滿了這場跨國的戀情。
如果故事到此結束的話,簡直可以給這個女孩送上一首梁靜茹的《勇氣》。但接下來的故事讓人大跌眼鏡,這個金融系的高材生,竟然在反華的道路上勇猛沖鋒。
急先鋒
2011年,她發布了一條微博:“珍愛生命、遠離中國。”在她的眼里,曾經生養她的祖國,簡直渾身缺點一無是處。
她對中國的經濟很悲觀,說中國在20年內成為了“廉價品出口大國”,以后“肯定會不可避免地經濟衰退,GDP下跌4、5個百分點”。
很抱歉的是,她的預言不靈驗。中國的經濟依舊突飛猛進,像野牛般一往無前。
她對于中國的環境污染,更是痛心疾首。在她眼中,即使是印度污染最嚴重的城市孟買,空氣質量也能與風景秀麗的海濱城市廈門有一拼。
我隨手搜了下廈門的空氣質量,一連串的優,適合外出活動。反觀孟買,則是醒目的紅色:中度污染。
伴隨著時間的推移,她對于中國的敵視卻有增無減。
新冠疫情爆發時,她也跟著污蔑中國。哪怕世衛組織已經發布了權威結論,她依舊將武漢和新冠肺炎聯系在一起。
去年6月,中印邊境沖突爆發后,她大言不慚地說那片小地方是藏羚羊與藏野驢的領土,那些熱心維護領土的人,都是“傻×韭菜”。
由于她的言論過于出格,已被微博封殺。
為什么一個高材生,嫁到外國后,會變得如此敵視祖國呢?
究其原因,她很可能是受到了丈夫的影響。
她的丈夫辛格是一名狂熱的反華分子。不僅公開支持“港獨”,還經常在網絡上發表仇恨中國的言論。
正常的女孩,面對這種情況時肯定會為祖國辯解,甚至與老公劃清界限。但鄭女士,堅定地站到了丈夫身邊,也成為了一名反華“斗士”。
而在反華的同時,她對印度愛得無比深沉,為成為一個印度人感到無比驕傲。
高種姓
自從嫁給如意郎君后,鄭墨沫的眼睛里就滿是星星。在她看來,丈夫身上的優點太多了。比如“豐富平和的精神世界、哲學的思辨觀、尊重所有生命,等等。”
更讓她驕傲的是,丈夫身居高種姓的階層。算起來是“武士”,也就是第二梯隊的剎帝利。
她洋洋自得地把姓氏改成了夫姓,以高種姓人群自居。同時調侃在印度的中國人,基本都是商人種姓,也就是第三梯隊的吠舍。
志得意滿的鄭墨沫,越來越喜歡印度,這種喜歡漸漸演變為病態的迷戀和吹捧。她聲稱從印度身上看到了美國的影子,印度在幾十年后將發展為與美國并肩的民主強國。
即使有許多窮人躺在孟買火車站的地板上,在她眼中也散發著人性的光輝。“無家可歸者把這里當成了家,不用在室外遭風吹雨淋。”
文明的國家,自然孕育出文明的族群。在她眼里,印度人的素質都是杠杠的。普遍愛干凈、講衛生、護公物、不隨地吐痰、身上更沒有異味,個個都性感好聞。
沒錯,她說得都對。在堆滿垃圾的河流里撿東西,喝一瓶能降伏新冠病毒的牛尿,再來場酣暢淋漓的扔牛糞大戰,這些人肯定也是沒有異味的。
而且,鄭女士有個很不好的習慣,說印度人個個都“性感好聞”。這種見面就聞人的動作,也不知是禮儀還是風俗。
這樣的國家,這樣的人民,怎么能夠獨自享受嫁到印度的快樂呢?
于是她加入了一個中印戀人的微信群,鼓勵中國女孩嫁給印度男生。
矛攻盾
更讓人意外的是,像鄭墨沫這種人,現實中還不少,有個專門的名詞叫“印吹死挺”,意思就是“那些極力吹捧印度,死也要力挺印度的人。”
比如著名的音樂人、主持人高曉松,他曾經在節目中就狂贊過印度,因為“這個國家有一種多數國家都沒有的平和”。
在高曉松看來,雖然1962年的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中國大勝,但印度本身不尚武,所以人家根本不在意。
但是這個民族有韌勁,不管哪個異族來統治,他們還是能把傳統文化的代表種姓制度代代傳承。
而且,圣雄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實在是驚天地泣鬼神。你打我一百次,最后把手打酸了,無奈放棄了,于是達到了獨立的目的。
由于他們不尚武,以至于參加那么多屆奧運會,只得過一塊奧運金牌。你看他們,有多平和呀!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印度整個社會的平和,到處見不到警察,貧民窟里那么大但是犯罪率很低。”這樣的國家,難道還不值得吹一波嗎?
看完高曉松的“高見”,你會發現其中漏洞百出,完全經不起推敲。單單是一個犯罪率低,就離譜到了天際。
根據不完全統計:“印度每天都會有4位婦女死于家暴;每年都會有1000多名女性被硫酸毀容;成千上萬的嬰兒被流產,其中99%都是女嬰。”
還有些時候,這些印吹的言論,會充滿互相打架的矛盾。
比如 鄭墨沫曾經感激地回憶,印度爺爺又是塞錢,又是托關系,才幫她辦下了證件,從此她就是一個堂堂正正的印度人了。
而且,她還毫不避諱地表示,印度的中產階級家里普遍有低種姓的仆人。小姑媽家里就雇傭了10歲的童工,每天洗碗、洗衣服、拖地板。
公然賄賂,雇傭童工,還稱呼他們為仆人,難道這些不是一個現代國家的恥辱嗎?
但在鄭女士的眼里,這些都不算事兒。搞雙標,她是專業的。
懶回顧
根據鄭墨沫在B站的自我介紹,她和老公現育有一兒一女,目前仍居于美國加州。
敢情她吹了那么久印度,卻沒有留在這個國家。
如今印度疫情以狂風之勢席卷,也不知道她有沒有返回印度。不過回不回都差不多,美國的疫情比印度好不到哪去。
● 左邊二人為鄭墨沫和辛格
有網友評價道:“鄭墨沫可謂是壞出了國門,壞出了新高度。”
一個人,絕對不能以造謠詆毀的方式批評自己的祖國。這種人無論是哪國人,都會被正義的民眾鄙視。
林子大了,什么鳥兒都有。絕大多數鳥兒是溫和善良的,但總有少數惡鳥仿佛從地獄中爬出。她的成績雖然出眾,但人品實在不敢恭維。
面對這種小丑的叫囂,視而不見很難,他們就像蒼蠅一樣深諳煩人的技巧。最好的方法是遠遠地超過他們,讓事實勝過詭辯。
電影《鳥人》中有句臺詞:“要么飛,要么墜落,這是生命的規則;要么飛,要么墜落,這是展翅的規則。”
我們不想墜落,所以只能飛翔。而當你飛得足夠高的時候,就再也聽不見小丑的叫囂了。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