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實驗室是經中央批準的新型科研事業單位,位于蘇州市工業園區。蘇州實驗室強化戰略性結構材料、功能材料和前沿材料的突破,打造材料領域大科學裝置和AI計算設計平臺,開展戰略性、前瞻性、基礎性研究...
蘇州實驗室是經中央批準的新型科研事業單位,位于蘇州市工業園區。蘇州實驗室強化戰略性結構材料、功能材料和前沿材料的突破,打造材料領域大科學裝置和AI計算設計平臺,開展戰略性、前瞻性、基礎性研究工作,努力建成世界一流實驗室。
結構材料研究部重點圍繞國家在關鍵結構材料領域的重大戰略需求,開展高溫合金與特殊鋼、碳纖維及復合材料、輕合金、結構陶瓷等全鏈條創新研究。
誠邀海內外材料領域人才加盟!
一、崗位需求與任職條件
1.領軍科技人才,2人
職責描述:
(1)圍繞實驗室高強韌結構材料(高強鋼、鈦合金)科研任務,開展應用基礎研究工作;
(2)協助部門負責人完成相關科研項目的規劃布局、平臺建設、技術攻關等工作;
(3)完成部門負責人交辦的其他事務。
任職要求:
(1)具有博士學位,年齡原則上不超過45歲(1980年1月1日以后),特別優秀者可適當放寬;
(2)具有金屬材料、冶金、材料加工工程等相關領域專業背景;
(3)具有優良的科技領軍創新能力和優秀的團隊管理能力。
2.青年科技人才,6人
職責描述:
(1)圍繞實驗室高強韌結構材料(高強鋼、鈦合金)科研任務,開展應用基礎研究工作,協助指導研究生;
(2)協助方向或項目負責人完成相關科研項目的規劃布局、平臺建設和技術攻關等工作;
(3)完成方向或項目負責人交辦的其他事務。
任職要求:
(1)具有博士學位,金屬材料、冶金、材料加工工程等相關專業,年齡原則上不超過35歲(1990年1月1日以后),特別優秀者可適當放寬;
(2)具有高強鋼或鈦合金材料研發相關背景者、材料加工有限元模擬經驗者優先;
(3)在相關領域范圍內具有豐富的研究經驗或突出特長,取得過重要成果,主持過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者優先。
3.高級工程師/工程師,4人
職責描述:
(1)負責項目材料加工設備的招標、采購以及后續安裝運維等工作;
(2)協助項目負責人與協作單位對接,跟蹤現場試制;
(3)完成方向或項目負責人交辦的其他事務。
任職要求:
(1)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年齡原則上不超過40周歲(1985年1月1日以后),特別優秀者可適當放寬;
(2)能夠獨立開展設備管理及工藝調試等工作;
(3)具有金屬結構材料研發、成形過程仿真、工藝設計的企業工作經驗者優先,能夠適應節奏快、出差多的工作狀態。
4.科研項目助理(勞務派遣),2人
職責描述:
(1)協助項目負責人和研究團隊開展規劃調研、項目申報、立項論證及項目執行全過程的管理;
(2)負責與實驗室管理部門和相關合作方對接交流,協助組織項目科研活動、學術交流會及研討會,參與項目研究和研究平臺建設與管理工作;
(3)完成方向或項目負責人交辦的其他事務。
任職要求:
(1)具有碩士學位,金屬材料、冶金、材料加工與成形等相關專業,年齡原則上不超過30周歲(即1995年1月1日以后);
(2)具有材料領域研究經歷,熟悉金屬結構材料前沿和產業現狀,熟悉國家科技創新和創業發展政策者優先;
(3)具備良好的文字功底和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有國家及地方政府科研項目申報和科研項目管理經驗者優先;
(4)具有較強的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具有較好的組織能力和統籌能力。
二、支持條件
有競爭力的薪酬:團隊由知名院士領銜,提供有國際競爭力,能夠使入選者安心學術、致力創新的薪酬待遇,應屆博士畢業可提供年薪40萬起,應屆碩士畢業生可提供年薪20萬起,同時可享受地方各級人才津貼支持。
優質科研條件:配備一流的科研條件保障,提供充足穩定的科研經費支持。
良好成長生態:優先支持申報各級各類人才項目,并享受相應的政策優惠,納入實驗室科研評聘體系。
配套政策保障:提供過渡人才公寓保障;提供五險一金、節日福利、年度體檢等福利待遇。
三、應聘方式
請申請人將以下材料發送至郵箱:hr@szlab.ac.cn(郵件請命名為“高強韌結構材料+崗位+姓名+高校人才網”)。【快捷投遞:點擊下方“立即投遞/投遞簡歷”,即刻進行職位報名】
1.應聘登記表;
2.身份證、學歷學位證書和職稱證明;
3.學位論文摘要、已發表的著述、論文全文,以及其它可證明本人能力及水平的相關資料。
應聘材料投遞全年受理。
聯系人:趙老師
聯系電話:0512-62980108
附件下載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