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鴻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收到《關于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關于2023年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備案情況的通知》,我司符合新設站條件,獲備案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開展博士后招收培養工作,現向社會招聘優秀...
中電鴻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收到《關于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關于2023年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備案情況的通知》,我司符合新設站條件,獲備案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開展博士后招收培養工作,現向社會招聘優秀博士后人才。
一、單位簡介
中電鴻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10月,先后掛牌“中電信數智科技有限公司江蘇分公司”和“江蘇電信軟件研究院”,立足”智能信息服務提供商“、“客戶數字化管家”時代定位,圍繞政府和企事業單位智慧化需求,勇立新業務、新技術潮頭,堅持行業洞察引領業務發展,深耕社會治理、政務司法、交通文旅、住建園區、企業管理、云網、工業互聯等7大行業業務,打造綜合解決方案和數字化平臺產品;聚焦AI大模型、可信數據、云網融合、具身智能等6大戰新能力,形成新質生產力,構建產學研生態圈,聚合優勢,和諧發展,不斷提升行業智慧化水平,服務經濟社會智慧化發展。
公司累計獲得“CS5”,“2023江蘇服務業百強企業”、“第五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等榮譽獎項近百項,獲得軟件、集成業務各類企業資質53項,965項軟件著作權,92項專利,110余項國家級、省級獎項,是工信部確定的首批10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評定機構之一,參與工業云、數字化轉型、司法、民政等九項國家、行業標準編制工作。
二、博士后招收需求信息
01招收條件
1.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恪守科研道德和學術規范,學風正派;認同我司的創新發展理念;
2.年齡不超過35周歲,博士研究生畢業,條件優秀者可適當放寬年齡標準;
3.專業要求: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等相關專業
4.系統掌握相關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具備團隊合作精神和獨立開展技術研究的能力;以第一作者在國內外高水平期刊上發表論文不少于2篇。
02課題規劃:
課題規劃方向1:人工智能領域
課題1:大模型及多模態智能對話助手項目
研究目標:支持文本、語音、圖像等多模態輸入,提供大模型ChatBI、方案生成、智能問答、多模態圖文理解、語音連續交互等多種大模型智能對話形態,精準理解用戶輸入,快速應答客戶問題,提升服務質量。
課題2:基于人工智能(AI)的數據治理框架研究
研究目標:利用AI技術自動化和優化數據治理流程,構建智能的數據分類、清洗、整合與分析的方法及工具;探索人工智能實時監測和檢測數據潛在安全風險的方法與技術,構建智能的數據訪問、共享協作和分析評估機制,研究數據治理實現智能決策、優化數據存儲與檢索的理論和方法。
課題規劃方向2:產業數字化方向
課題1:結合政務一體化面向應用的云原生PaaS平臺
研究目標:響應中國電信云改數轉戰略,面向應用,建設云原生PaaS平臺,管控云原生開發、應用、設施、資產等要素。以應用為中心,提升應用從需求到功能的價值鏈交付,并圍繞應用實現云原生應用的治理、成本分析、安全管控、智能運維等能力。
課題2:數據要素權益保護與可信流通使用的理論方法與技術
研究目標:提出面向數據要素流通平臺的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技術體系;提出不同數據要素流通使用場景的數據可信安全學習與計算方法,以及使用場景下的可信機制、可信流通評估指標與評估方法。
Ps:符合公司科技創新方向其他專業科研課題均可申報。
三、博士后待遇
01薪酬待遇
1)科研項目補助:博士后研究人員在站工作期間,博士后待遇補助按照國家和公司有關規定執行。我站將根據科研項目性質,為博士后研究人員提供必要的科研經費和其他研究條件。
2)全職博士后:鴻信合同制員工,首聘期三年,滿足入站條件者可同時進入公司博士后工作站;繳納五險一金,享有公司職工的體檢、休假、工會福利等各項待遇;薪資待遇面議。
3)兼職博士后:給予一定科研項目津貼。
02明確的人才培養機制
1、企業導師配備:工作站將為進站博士后配備企業導師,與校內導師進行密切配合,共同對進站學生在企業的研發工作進行協助指導和具體問題解決。企業導師由企業站長提名,雙方站長共同遴選通過。
2、課題確立:選題將圍繞企業技術改進、能力創新、行業需求、新產品開發等方面,具有一定前瞻性和應用性。課題由企業方和校方共同審定發布。
3、進站和培養過程管理:與高校協調,結合企業課題需求,遴選優秀博士后進站。進站學生在發布的課題中挑選感興趣的課題進行建設。建立定期溝通機制,隨時掌握學習進程和需解決的問題,確保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畢業要求。
4、就業綠色通道:出站學生達到學校畢業和學位授予的相關要求完成學業后,結合本人意愿及在站表現,企業將結合職位空缺情況提供就業綠色通道。
03科創體系
科創組織完備:公司擁有省級企業技術中心,設立科創委員會,下設六個專業委員會,分別是AI、大數據、流媒體、云網融合、通用技術、信息安全與信創。每個方向的技術組長根據年度科技趨勢進行技術規劃和課題建設。
科創能力沉淀:科創以”2+1+1”內核驅動,以能力清單及能力落地運營清單為抓手,推動能力落地;完善的能力運營分析,保障通用型科創能力好用易用,并遴選打造20款工具型產品。工具型產品累計簽約落地約百個項目,能力落地轉化金額達3億元。
產學研團隊強勁:科創委員會現有科創專家124人,其中博士1名,集團二級首席專家1人,高級專家3人,一級專家8人。公司與南京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多所全國知名高校建立了友好的長期產學研合作關系。
簡歷投遞郵箱:jsicthr1632@163.com,請【點擊下方“立即投遞/投遞簡歷”,即刻進行職位報名】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