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招聘主要面向生物醫學工程、合成生物學、生物信息學、醫療器械等學科領域,其他生命科學和醫工交叉學科領域優秀人才,如生物醫藥、腦科學、醫學人工智能與大數據、醫學成像與圖像處理等方向,也歡迎...
一、校區介紹
南京醫科大學常州校區坐落于長三角中心地區的江南文化名城、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常州市,是南京醫科大學加速推動“雙一流”建設,引領“新醫科”發展趨勢的重要基地。該校區由南京醫科大學與常州市人民政府共建,校址位于常州市武進區西太湖蘇澳合作園區內,規劃總占地1000畝。
常州校區是南京醫科大學主體校區之一,實行與校本部一體化辦學模式,是學校深化“新醫科”復合型人才培養和構筑未來醫學科研高地的重要陣地。學校依托“雙一流”學科、全國重點實驗室等優勢資源,深度開發優勢特色學科、培育壯大新興交叉學科,重點圍繞生物學和生物醫學工程等主干學科,發展“生殖發育合成生物學”“腦健康與腦機智能”“隊列大數據智能化管理與應用”“醫學智能裝備與材料”等交叉研究方向。校區內將建成醫工結合研究院、轉化醫學研究院、細胞與基因藥物制備中心、醫學大數據中心、臨床生物樣本庫中心、醫學研究公共服務平臺等高水平創新載體。
二、崗位條件及待遇
符合條件的優秀人才除可享受學校提供的待遇外,還可申請常州市“龍城英才計劃”提供的引進獎勵,具體待遇如下。
1.學科頂尖人才
在科學研究方面代表國際和國內一流水平,其中包括“兩院”院士、海外院士等,或其他學術地位、水平與此相當的人才。
待遇:薪酬和安家購房費面議;科研啟動經費按需提供;充足的人力資源配備;提供獨立臨床和科研辦公用房。
2.學科領軍人才
境外著名大學、研究機構的教授或資深研究員,在科學研究方面取得國內外同行公認的重要成就。原則上年齡不超過50周歲。
待遇:年薪制薪酬>100萬/年或工資加50萬/年人才津貼;安家購房費300-600萬元,常州市“龍城英才計劃”提供100-200萬元購房補貼;科研啟動經費500-1000萬元;配備1-2名科研助理或博士后,保證每年的博士招生名額;提供獨立的臨床和科研辦公用房。
3.學科(學術)帶頭人
境外知名高校、科研機構助理教授以上,海外優秀博士后,國內一流高校或學科正高職位的人才。原則上年齡不超過40周歲,特別優秀者不超過45周歲。
待遇:工資加10-30萬/年人才津貼;安家購房費100-300萬元,常州市“龍城英才計劃”提供50-100萬元購房補貼;科研啟動經費100-500萬元;配備1名科研助理或博士后,保證每年的博士招生名額;提供獨立的臨床和科研辦公用房。
4.學術骨干
境內外高校、科研機構的優秀人才或優秀博士、博士后。原則上年齡不超過35周歲,特別優秀者不超過40周歲。
待遇:享受副高職稱的待遇;安家購房費20-50萬元,常州市“龍城英才計劃”提供12-15萬元購房補貼;科研啟動經費30-50萬元。
對于特別優秀的引進人才及外籍人才或者特殊人才及團隊,按照“市場導向”和“待遇與目標任務相匹配”的原則,可以執行雙方商定的待遇,實行“一人一議”。
三、招聘領域
本次招聘主要面向生物醫學工程、合成生物學、生物信息學、醫療器械等學科領域,其他生命科學和醫工交叉學科領域優秀人才,如生物醫藥、腦科學、醫學人工智能與大數據、醫學成像與圖像處理等方向,也歡迎應聘。
四、招聘程序
高層次人才引進工作由南京醫科大學組織實施。按照公開招聘、材料初審(用人單位推薦、專家推薦、個人推薦等)、同行評議和專家考核、審核審議(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公示、辦理聘用手續等程序進行。
五、配套制度及保障
1、學院充分尊重高層次人才的個性特點,根據其特長、專業方向和興趣,合理安排工作崗位。
2、提供學校事業編制。
3、優先推薦申報各類人才計劃。
4、提供充足的科研啟動經費,充分賦予創新自主權,自由支配經費。
5、在研究生招生和博士后招聘指標上給予傾斜。
6、幫助解決子女入學和落實配偶工作。
7、享受優惠價格購置校區附近高層次人才專項保障商品房。
8、享受學校附屬醫院提供的三級甲等醫院就醫綠色通道及全方位醫療保健服務。
六、應聘方式
符合上述條件的應聘者,請下載“南京醫科大學高層次人才招聘”簡歷模板,填寫后將材料發送至相關郵箱,請【點擊下方“立即投遞/投遞簡歷”,即刻進行職位報名】,郵件主題注明“南醫大常州校區高層次人才應聘-姓名”。
聯系人:楊老師,+86-025-86869124,聯系地址:南京市江寧區龍眠大道101號德馨樓A209。
南京醫科大學常州校區高層次人才應聘簡歷CV-姓名-學校-專業.docx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