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大學腦智院計劃招聘腦科學、神經生物學、計算機、軟件工程方向的項目經理,腦科學、大數據、人工智能、儀器控制、神經生物學等方向的博士后(若干名),生命科學、IT方向的研究助理(若干名)參與交...
一、單位簡介
東南大學腦科學與智能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東南大學腦智院”)成立于2018年,定位腦科學前沿領域,為行業提供腦科學大數據資源,其腦和智能影像大數據應用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東南大學腦智院在全腦神經元可視化、重建、配準、分析、建模等領域進行了開創性的研究,“全腦單神經元多樣性研究及信息學大數據平臺”入選2021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在Nature、Nature Methods等雜志發表一系列高質量論文,入選全球腦科學年會Hot Topic,和主要國際腦科學計劃和研究機構建立了廣泛的合作,和多家知名企業設立了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
東南大學腦智院計劃招聘腦科學、神經生物學、計算機、軟件工程方向的項目經理,腦科學、大數據、人工智能、儀器控制、神經生物學等方向的博士后(若干名),生命科學、IT方向的研究助理(若干名)參與交叉學科的研究。歡迎應聘者根據自身背景進行申請!
工作地點:東南大學四牌樓校區,南京市玄武區四牌樓2號。
二、應聘崗位
(一)項目經理
1. 人腦平臺項目經理
(1)崗位職責
-管理和監督實驗室日常運營
①參與制定并執行實驗室的日常工作計劃,確保實驗室的正常運轉。
②負責組織和協調各項實驗工作,及時解決出現的問題。
③對實驗設備進行維護和管理,確保設備正常使用。
-建立膜片鉗及組學平臺
-科研
①參與腦科學為背景的研究項目,根據上級要求查閱SCI文獻,設計實驗解決方案;
②根據實驗方案安排實驗。具體可分為但不限于:單細胞灌注、免疫組化、組學、膜片鉗等;
③安排相關實驗給技術人員執行,跟蹤實驗進度,給予技術支持和指導;
④對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和分析,編寫結題報告書,及時向上級反饋。
⑤積極參與其它實驗室科研活動
(2)申請條件
-獲得神經生物學或腦科學相關博士學位,以一作(含共一)發表SCI核心一區論文三篇以上、或以主要作者發表過SCI核心一區論文五篇以上
-有較強科研動手能力、管理水平、溝通能力
-45歲以下,身體健康
-有較強科研訴求的鼓勵應聘
(3)薪資待遇
-40萬人民幣左右/年
-享受國家規定的社會保險及住房公積金等
2. 軟件平臺項目經理
(1)崗位職責
-負責軟件項目的全生命周期項目管理,協調統籌資源保障項目目標有節奏、有控制力達成
-負責系統層的代碼開發和維護
-完成軟件功能的需求梳理、功能流程繪制以及編碼實現
(2)申請條件
-獲得計算機或軟件工程類相關博士學位,以一作(含共一)發表SCI核心一區論文三篇以上、或以主要作者發表過SCI核心一區論文五篇以上
-有較強軟件工程實踐能力、管理水平、溝通能力
-40歲以下,身體健康
-有較強科研訴求的鼓勵應聘
(3)薪資待遇
-45萬人民幣左右/年
-享受國家規定的社會保險及住房公積金等
(二)博士后
1. 神經生物學、智能影像博后
(1)崗位職責
-在導師指導下獨立設計并開展神經元成像相關課題研究
-參與課題組智能影像科研平臺建設,科研儀器的維護
-指導研究生開展科學研究
-參與科研論文撰寫
-參與課題組和個人基金申請
(2)申請條件
-獲得神經生物學、生物光學顯微成像相關博士學位,以第一作者發表過原創性研究論文
-對神經生物學有濃厚興趣,具有科研探索精神和獨立從事科研工作的能力。自我驅動力強,且富有責任心、具有團隊合作精神、樂于與人交流
-具有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神經生物學等背景,從事過電生理、熒光顯微成像、成像、儀器控制開發,顯微圖像分析、人工智能、單細胞組學、空間轉錄組學相關科研工作者優先考慮
-具備良好的英文寫作和表達能力
2. 腦科學、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向博后
(1)崗位職責
-在導師指導下獨立設計并開展課題研究
-參與課題組科研平臺建設
-指導研究生開展科學研究
-參與科研論文撰寫
-參與課題組和個人基金申請
(2)申請條件
-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及相關法律法規,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修養
-年齡一般不超過32周歲,特別優秀的可放寬至35周歲
-研究方向主要為腦科學、大數據、人工智能等
-具有良好的學術背景、較強的創新活力和學術潛能,具備獨立開展研究工作的能力
-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相關研究領域發表SCI學術論文1篇及以上,影響因子累計大于或等于5分者優先考慮
-具備良好的中英文交流與讀寫能力
-身心健康,工作誠信嚴謹,對科學有濃厚興趣,待人寬和,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
博士后支持措施
-薪資待遇:首聘期3年,聘期內執行至善博士后協議年薪35萬/年、普通博士后18萬/年(含租房補貼3萬/年,入住博士后公寓則不享受租房補貼)。不含國家、學校和導師其他渠道來源經費。
-科研啟動經費:提供科研啟動經費10萬/人。
-職業發展通道:第一聘期考核優秀且進入第二聘期的至善博士后,可參加學校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評審申報。經學校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審,取得副研究員以上職稱,且通過學校專任教師入職審核,可獲得進入學校專任教師隊伍資格;普通博士后年度考核優秀,可直接轉入至善博士后。
-享受國家規定的社會保險及住房公積金;享受教職工公費醫療保險;可租住精裝修博士后公寓;享受教職工子女入學、入托政策等。
(三)研究助理
1. 生物技術研究助理
(1)崗位職責
-生物樣本制備與成像,主要工作包括腦組織切片、免疫熒光染色、基于細胞微操的單細胞灌注、雙光子熒光成像等
-參與課題組生物成像平臺建設、科研設備的使用和維護
-神經元細胞三維圖像的重建和分析
-鼓勵獨立開展課題研究、科研論文撰寫發表
(2)申請條件
-神經生物學相關專業,掌握生物學的基本實驗操作。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
-掌握解剖學的基本知識,具有模型動物構建,原代神經元、神經干細胞培養、單細胞組學、空間組學相關經驗之一。具有腦片電生理、基于細胞微操的顯微注射經驗者優先
-具有團隊合作精神、樂于與人交流
2. 全腦神經元數據組標注人員
根據課題需要,本崗位優先考慮神經科學背景、對腦科學感興趣的應聘人員。
(1)崗位職責:標注神經元形態
-從事神經元標注,Vaa3D軟件標注和VR標注,同時能對軟件熟練使用并提出改善建議
-協助開發人員完善神經元重建系統,包括自動追蹤與質量控制
-掌握神經元標注的工作流程以及數據的儲存和管理
-負責科研項目資料與文件管理,協助組織會議
-協助研究員進行數據分析、軟件研發、軟件測試
(2)申請條件
-碩士及以上學歷,專業不限,生物和計算機專業優先
-具備一定英語能力,能閱讀英文文獻
-熟練操作基本的辦公軟件,如word、excel、PPT等
-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和執行能力,服從項目主管工作安排
-較高的責任心,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意識
3. 類腦計算與腦模擬研究助理
(1)崗位職責
-開發NeuroAI模型來評估生物細節與任務表現的相關性。
-參與開發單神經元水平和群體水平的腦環路計算模型
-分析神經元追蹤和成像數據集
-鼓勵獨立開展課題研究、撰寫科研論文并發表
(2)申請條件
-有基本編程技能或興趣的鼓勵應聘
-碩士及以上學歷
-良好的英語表達和寫作能力
4. 軟件開發維護工程師
加入業內領先的開源多維影像數據可視化與計算平臺項目,作為軟件開發和維護工程師,修復軟件故障,進行必要的升級維護和版本更新,增加新的軟件功能。平臺具有很好的國際顯示度和廣大的用戶群體,項目成員有機會參與到各類國際合作,并參與發表頂級學術論文
(1)崗位職責:基于研究院現有開源多維影像數據可視化與計算平臺
-維護軟件平臺,修復問題
-升級軟件平臺,如升級第三方庫、支持更新的操作系統等
-開發新功能
-開發插件
(2)申請條件
-熟練掌握C++
-熟練使用Qt等開發框架
-有在Linux環境中工作的經驗
-有跨平臺程序開發經驗(Windows,Linux,macOS)
-有中等或大型軟件開發維護經驗
-有Git基本知識
Plus:熟悉Python開發;生物醫學圖像處理背景
薪資福利
-勞務派遣,薪資面議
-為工作優秀者提供繼續攻讀博士和留學深造的機會
-提供前沿科學研究和學習環境,工作優秀者參與發表科研論文
-提供靈活的轉崗機會
-享受國家規定的社會保險及住房公積金
-周末雙休,國家法定節假日,超長寒假
三、職業前景
-國內超一流的科研設備與管理方式,國際化的工作氛圍
-提供豐富多樣的學習機會,尤其是計算機、腦科學等領域
-與國際一流計算科學、神經科學領域科學家進行深入交流合作
四、聯系我們
請將個人簡歷發送至郵箱:allencenter@pub.seu.edu.cn,郵件標題注明:應聘崗位+本人姓名+學位+畢業學校+所學專業+東南大學腦智院+高校人才網【快捷投遞:點擊下方“立即投遞/投遞簡歷”,即刻進行職位報名】,簡歷初審合格者將郵件通知具體面試事宜,025-83795772
微信號 | 東南大學腦智院
歡迎有好奇心的你加入腦科學研究的隊伍!
東南大學腦智院團隊開發了自適應細胞斷層成像技術,建立了世界上首個完整的全腦單神經元分辨率大數據和信息學平臺,該平臺整合高通量神經元重建模塊Vaa3D-TeraVR(Nature Communication, 2019)、神經元自動追蹤算法基準測試與性能預測模塊BigNeuron(Nature Methods,2023)、跨模態配準模塊mBrainAligner(Nature Methods,2021)以及智能數據挖掘模塊等。基于此平臺,團隊生產了迄今為止國際上報道的最大規模的人腦神經元數據集及世界領先水平的鼠腦神經元形態數據集,首次揭示了單細胞分辨率下人腦全腦皮層神經元和鼠腦全腦神經元形態多樣性(Nature, 2021; Science Advances,2023)。
原文鏈接: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19-11443-y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1-03941-1
https://doi.org/10.1038/s41592-021-01334-w
https://doi.org/10.1038/s41592-023-01848-5
DOI: 10.1126/sciadv.adf3771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