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儲備和補充專業技術人才,如皋市國有企業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工作人員62名,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為進一步儲備和補充專業技術人才,如皋市國有企業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工作人員62名,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招聘原則
堅持“自愿報名、公開招考、平等競爭、擇優錄用”的原則。
二、招聘條件
(一)基本條件
本次招錄各崗位人員,均應滿足以下基本條件:
1、擁護和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熱愛社會主義,具有較高的政治素質和理論水平,品行端正、廉潔自律、團結同志、作風正派,有較強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2、享有公民的政治及民事權利,年齡在18周歲以上;
3、具有國家承認的學歷、專業技術資格、執業(從業)證書;
4、具有較高的個人綜合素質和較強的協調處理能力、良好的紀律性、團隊合作以及敬業精神;
5、身體健康,具有適應崗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6、具備報考崗位所需的相關資格條件。
(二)招聘人數、崗位及條件
詳見附件。
(三)不得報考情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報名參加公開招聘:
1、尚未解除紀律處分或者正在接受紀律審查的;
2、有過犯罪記錄、刑事處罰執行期限未滿或者涉嫌違法犯罪正在接受調查的;
3、曾被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開除公職、辭退或解聘的;
4、國(境)外留學畢業但截至報名前未取得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外學歷學位認證書》的;
5、報考者不得報考錄用后即構成《黨政領導干部任職回避暫行規定》第三條所列情形的職位,也不得報考與本人有夫妻關系、直系血親關系、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以及近姻親關系的人員擔任領導成員的用人單位的職位。
6、法律、法規、規章及政策規定的其他情形。
(四)須知事項和說明
1、資格審核貫穿招聘工作的全過程。招聘過程中,發現應聘者有材料不符合招聘條件、弄虛作假的,在任一環節,一經查實,招聘單位或用人單位有權即刻取消應聘者的報考資格或錄用資格;正式聘用后,發現應聘者提供的信息與真實情況不一致的,一經查實,用人單位亦有權取消聘用資格。被取消資格的應聘人員,可以向作出決定的部門進行陳述、申辯。
2、招聘崗位條件中的年齡要求,35周歲以內是指1987年10月31日以后出生,40周歲以內是指1982年10月31日以后出生,45周歲以內是指1977年10月31日以后出生。
3、招聘崗位條件中有工作經歷要求的,是指截至2023年10月31日前的累計工作經歷(按月計算)。
三、招聘程序
(一)發布簡章
通過集團網站、如皋市人民政府網站人社局網頁、國資辦網頁等公共平臺發布招聘簡章,公布招聘崗位、資格條件、招聘程序等相關內容。
(二)報名程序
1、報名、照片上傳和資格初審,均通過報名系統進行。
2、報名網址:
如皋市人事考試網(http://rgrsks.rugao.gov.cn:81)。
3、報名、照片上傳時間。2023年11月6日09:00~11月13日16:00。
4、網上資格初審。資格初審時間為2023年11月6日09:00~11月14日16:00。
應聘人員網上提交報名信息24小時后,可從報名系統查詢是否通過資格初審。如對初審意見有異議,請及時向負責資格審核的單位陳述申辯,陳述申辯時間為2023年11月6日09:00~11月14日17:00。
5、資格初審負責單位為招聘單位,依據應聘人員通過報名系統提交的報名信息資料,對應聘人員的應聘資格進行初步審查。資格初審負責單位對應聘人員填報的信息有疑義的,應注明缺失或需補充的內容,并要求應聘人員完善補充,也可要求應聘人員提交有關佐證材料。報名時間截止后或資格初審通過后,均不得更改報名信息。資格初審通過的,資格初審負責單位應及時留存應聘人員的報名信息資料,供對應聘人員的應聘資格復審確認時核對。
6、信息查詢。應聘人員網上提交報名信息后,可從報名系統查詢是否通過資格初審。資格未初審或資格初審未通過的,在報名時間截止前可以改報符合本公告招聘條件的其他崗位。報名時間截止后或資格初審通過后,均不得更改報名信息。
7、準考證打印。準考證打印通過報名系統進行,請報名成功者于2023年11月15日09:00~11月17日16:00登錄報名網站下載、打印筆試準考證,逾期者責任自負。打印中如遇有問題,請與如皋市人事考試中心聯系解決。聯系電話:0513-87650432。
(三)注意事項
1、應聘人員應仔細閱讀“誠信承諾書”,并按崗位要求和網上提示,如實填寫有關信息(所填信息應與本人所持有效證件保持一致),提交的報名材料應當真實、合法、準確、有效。
2、應聘人員照片上傳應為本人近期免冠電子照片(正面二寸(34×45毫米)證件照,jpg格式,大小為20-100KB)。
3、應聘人員本次只能選擇一個崗位報名,報名必須使用在有效期內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證,并與考試時使用的居民身份證一致。
4、從事公開招聘工作的負責人員及其工作人員,與應聘人員有夫妻關系、直系血親關系、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或者近姻親關系的,或者有其他情形可能影響招聘公正性的,應當實行回避。
四、考試辦法
方式一:崗位21-23、33技能操作+面試;
方式二:崗位1-20、24-32、34-47筆試+面試+適崗評價。
崗位開考比例為1:3,若報名并通過資格初審的人數不足1:3的崗位,經報批上級部門,根據審批意見予以確定是否開考。
1、筆試:為閉卷考試,全程封閉,考試期間考生不得提前交卷、退場;筆試不指定輔導用書,筆試科目為綜合知識和專業能力。筆試成績滿分為100分,筆試閱卷結束后,研究確定筆試合格分數線。
2、面試:結構化面試,重點考察應試者的計劃決策、組織協調、應變創新、業務能力及綜合能力等,滿分100分,合格分數線為70分。
3、適崗評價:重點評價反映個人學習和工作能力、經歷的證明、業績、論著、獎懲和專業能力情況,滿分100分。
4、技能操作:形式為實際操作,重點考察應試者對設備操作的熟練程度、應急反應等。技能操作成績當場以書面形式通知考生。總分100分,技能操作成績當場告知考生。
5、總成績計算:崗位21-23、33按(技能操作成績50%+面試成績50%)計算總成績;崗位1-20、24-32、34-47按(筆試成績30%+面試成績40%+適崗評價成績30%)計算總成績;總成績以百分制計算,計算結果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數,四舍五入,總成績設60分為合格分數線。
五、資格復審
為確認應聘人員的應聘資格,在面試前進行資格復審。
1、資格復審對象。
在筆試合格人員中,根據筆試成績,從高分到低分按崗位招聘人數的3倍確定資格復審人員(末位同分的,一并進入資格復審。下同)。
2、時間、地點。資格復審的具體時間、地點、注意事項等事宜,由招聘單位通知考生。
資格復審人員需攜帶網上打印的報名表、本人身份證原件復印件、畢業證書(學位證書)原件復印件、學信網證明、社保證明及過往工作業績證明等材料在規定時間、地點進行現場資格復審,逾期視為自動放棄。資格復審合格人員現場發放《面試通知書》。
筆試人員通過資格復審的一并提交適崗評價需要的反應個人工作能力、經歷的證明、業績、論著及獎懲情況等資料原件及復印件(適崗評價材料提交截止時間與資格復審截止時間一致)。
3、資格復審遞補。在資格復審過程中如因應聘人員網上填報信息與真實情況不一致、不符合報考條件、弄虛作假、自動放棄等原因導致缺額的,經研究,可在報考同崗位的筆試合格者中從高分到低分一次性遞補。
六、體檢、考察、公示
按照考試總成績由高分到低分按1:1的比例確定體檢人員(如考試總成績相同的,以面試成績高者在前),進入體檢人員聽通知到指定地點參加體檢。體檢標準參照《國家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準(試行)》執行。
體檢合格人員進入考察,考察合格者確定為擬聘用人選,并在如皋市人民政府網站人社局網頁、國資辦網頁通知公告欄公示五個工作日。
因下列情形導致擬聘崗位出現空缺的,經研究,可按照報考同崗位考生的考試總成績從高分到低分一次性遞補:
(1)因體檢不合格出現崗位空缺的;
(2)因考察不合格出現崗位空缺的;
(3)擬聘人員公示的結果影響聘用的;
(4)擬聘人員明確放棄聘用的;
(5)其他導致擬聘崗位空缺的情形。
七、試用與聘用、薪酬管理
(一)試用與聘用
公示無異議的擬聘用人員,由招聘公司辦理聘用相關手續。試用期3個月,試用期滿后,由招聘公司組織綜合考評。試用期綜合考評合格的,予以正式聘用;不合格的,取消聘用資格。擬聘用人員與原工作單位簽有勞動合同或聘用合同的,由本人按有關規定自行辦理離職后方可聘用。
(二)薪酬管理
薪酬待遇參照招聘單位相關待遇執行。
八、咨詢電話
政策咨詢電話:0513-88560588(富皋萬泰)
0513-69959698(交通集團)
0513-68778292(皋開集團);
監督舉報電話:0513-88500586(富皋萬泰)
0513-69953103(交通集團)
0513-68778027(皋開集團);
市紀委監委派駐人社局紀檢監察組:0513-87658033;
市紀委監委派駐市國資辦紀檢監察組:0513-87513616;
市國資辦:0513-87651005。
本《公告》由招聘公司負責解釋。
富皋萬泰集團有限公司交通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江蘇皋開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2023年11月2日
市屬國有企業2023年度一般管理人員、一線生產工人崗位招聘需求計劃表.xlsx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