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隱患較大的學生騎乘電動自行車不規范問題,市教育局、市公安局聯合下發文件,在全市范圍內共同開展中小學生騎乘電動自行車交通安全專項整治“十個一”行動
在新學期即將到來之際,市教育局聯合市紅十字會舉辦2023年市屬學校重點教職員工應急救護持證培訓班。這是市教育系統采取上好學校安全“第一課”、保障交通安全“求學路”等十項舉措,推進安全工作落地落實,切實保障學生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確保新學期安全起步的重要舉措。
一是上好學校安全“第一課”。開學前,市教育系統要求各地各校組織開展“開學安全第一課”活動,通過多種形式,如應急疏散演練、觀看安全宣傳片、制作展板、發送安全短信、發放致家長一封信等,提高學生的安全自護意識和能力。
資料圖
二是保障交通安全“求學路”。為了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平安上學、順利回家,鎮江教育系統加強了對校園周邊交通秩序的監管和指導,還要求各地各校加強對學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和引導,教會他們遵守交通規則、正確使用交通工具、注意行人與車輛的安全距離等。針對隱患較大的學生騎乘電動自行車不規范問題,市教育局、市公安局聯合下發文件,在全市范圍內共同開展中小學生騎乘電動自行車交通安全專項整治“十個一”行動。
三是推送安全風險“提示函”。今年以來,市教育系統共發布9期《安全工作提示函》,內容涉及校舍安全、交通整治、防溺水工作、青少年極端行為防范、節假日安全提醒等,詳細列出風險應對策略,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成為各地各校安全管理人員、班主任等開展安全教育的重要素材。
四是交叉安全檢查“精準化”。為了發現并消除安全隱患,市教育系統圍繞安全責任落實、實驗室及危化品安全管理、燃氣安全排查整治、建筑與施工安全管理、安全教育落實等10個方面、50個環節,開展專項安全大檢查。同時,常態化開展校舍、消防、交通、食品衛生、教學活動等安全風險隱患排查,借助全市安全生產問題處置監管平臺加強信息化監管。此外,還組織各地各校開展開學前交叉互查互學活動,提高檢查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截至目前,排查出各類安全隱患40處并全部整改到位。
五是確保校車安全“暢通行”。為了保障校車運營的安全和規范,市教育系統聯合公安、應急、交通等部門對校車運營單位進行了專項督查。督查中,教育部門督查組成員重點對校車投保情況、車輛維修保養、駕駛員管理教育等情況逐一核實,并實地對校車的安全閥、安全帶、應急門、安全錘等設施設備進行檢查,確保校車不“帶病”上路行駛。對部分校車存在的安全帶彈性不足、標識牌模糊等問題,進行督促整改,切實保障學生的學習生活與出行安全。
六是1530安全教育“規范化”。為了讓學生在每一個時間節點都能接受有效的安全教育和提醒,市教育系統積極推行“1530”安全教育模式,即每天放學前1分鐘、每周放學前5分鐘、每個節假日放假前30分鐘,對學生進行安全提醒和安全教育。這種模式既不占用正常的教學時間,又能及時抓住關鍵時機,增強學生的危機意識和應對能力。同時,結合不同的季節和主題,制定不同的內容和形式,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接受安全教育。
七是落實校舍安全“全覆蓋”。鎮江市教育系統組成各級專項檢查組,深入學校開展校舍、體育場館等重要場所的安全排查,確保各類在建項目施工安全。截至8月20日,全市516所中小學、幼兒園已全部完成自查,排查出校舍場館建筑設施墻體開裂安全隱患1處,已采取隔離措施;發現一般安全隱患8處,已全部整改。
八是加強危化品安全“標準化”。為了有效破解中小學危化品實驗室管理難題,市教育系統重點排查以采購、存儲、使用、處置、制度建設5個方面的安全隱患。成立了鎮江市中小學安全管理專家工作室,聯合公安、消防、生態環境等相關部門,定期開展校園安全培訓,每月開展危化品安全、消防安全、師生人身安全風險研判;學校層面從18個要點、51個安全隱患點,對危化品使用管理開展月度自查,對單銷號。市教育局聯合市應急管理局共同制定《鎮江市普通中小學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規范》,針對中小學實驗室危化品安全管理的組織機構和制度建設、人員及培訓要求、存放和使用場所要求、采購管理、存放管理、使用管理、應急管理、責任追究等各方面作出規范要求。
九是防范欺凌行動“護成長”。為了營造一個和諧友善的校園環境,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市教育部門出臺《鎮江市防范校園欺凌專項行動工作方案》。圍繞學生欺凌防治工作機制、制度措施、隊伍建設、責任落實、宣傳引導、教育懲戒、條件保障等方面,對轄區所有中小學校開展全面排查,確保全覆蓋、無遺漏。指導各地各校健全責任機制,制定學生欺凌防治工作責任清單,明確有關部門職責,壓實校長、班主任、學科教師各崗位責任。將學生欺凌防治情況納入星級平安校園考核評價體系,作為評優評先先決條件。同時,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輔導,培養學生的自尊自信、自我控制、自我調節能力,提高學生的抗挫折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和道德意識,引導學生正確處理人際關系和沖突問題。
十是繃緊學生防溺水“責任弦”。市教育部門高度重視學生防溺水工作,加強對家長和學生的安全教育和提醒,切實擔負起監護責任,對孩子行蹤要做到知去向、 知歸時、知同伴、知內容。 針對留守兒童加強關心關愛,杜絕監督盲區。同時,筑牢防控體系,做到“五個緊盯”,即緊盯關鍵時間節點、緊盯關鍵防控措施、緊盯重點危險水域、 緊盯重點學生群體、緊盯安全責任落實。市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關愛青少年生命健康專項行動”聯席會議機制,將學生防溺水工作作為重要指標,納入對各市、區的督政考核與對市屬學校的年度考核。鎮江市教育局與鎮江市水利局共同下發《關于做好中小學生暑期防溺水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水利部門加強河道附近安全監督管理工作,在城區、集鎮等河道邊坡較陡的位置設置了警示牌和護欄,在水庫等重點水域沿岸設立了警示牌,增設護欄。市安委辦將學校安全、暑期安全作為重點調度內容,每天調度全市各重點領域安全生產工作, 組織市、區兩級共27個督導組下沉一線, 督促學校、家庭、社會各界共同防范學生溺水等安全事故發生。
原標題:市教育系統十項舉措確保新學期安全起步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