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16點40分,山東省實驗中學考點。隨著考試鈴聲響起,高考第二天的外語(筆試)結束。歷經1小時40分鐘的陪考,此刻的杜先生正和愛人牽著8歲小兒子的手,翹首以待大兒子的出現。和絕大多數陪考家長不...
6月8日16點40分,山東省實驗中學考點。隨著考試鈴聲響起,高考第二天的外語(筆試)結束。歷經1小時40分鐘的陪考,此刻的杜先生正和愛人牽著8歲小兒子的手,翹首以待大兒子的出現。
和絕大多數陪考家長不同,杜先生和愛人正念念有詞孩子高考完的規(guī)劃。原來,由于孩子對基礎學科感興趣,未來想要進行物理方面的研究,于是在高考前,杜先生的兒子報名了西安交通大學物理學專業(yè)的強基計劃,預備在高考后參加學校舉辦的測試。
為了支持孩子高考,去年12月份,在征詢孩子意見之后,杜先生和愛人特意在學校附近租了房子陪讀,“沖刺高考這半年以來,孩子每天早上6點40分左右到校,晚上10點20分才放學。孩子白天上學的時候,我們夫妻倆就去聽各種講座,收集一些院校和專業(yè)信息,給孩子提供一些參考。”
過去,杜先生常年在外出差,再加上過去兒子住校,平時很少有交流的機會。真正下定決心陪讀以來,父子倆也逐漸有了共同語言。尤其是沖刺高考進入“白熱化”階段的時候,模擬考多了起來,有時候題目難度大、發(fā)揮不理想,兒子也會主動和父母傾訴。每當這時,杜先生和愛人就會寬慰兒子,幫助他緩解焦慮情緒,“其實我們能做的并不多,但只要有人傾聽,就會讓孩子感覺很舒服。”
在杜先生看來,兒子在高中期間變化格外大,尤其是在過了春節(jié)、距離高考僅剩下100天的時候,他突然像是換了個人,“之前沒那么大壓力,甚至有些松懈,但在高考倒計時100天的時候,孩子開始努力去學習了,雖然也喊苦喊累,但也都堅持下來了。”
“高考第一天,孩子的語文和英語發(fā)揮都不錯,臉上也有笑的模樣,整個人看起來放松多了。今上午又著重復習了一下英語,他對我們說:高考能發(fā)揮出高三期間最好的水平。”據杜先生透露,高考結束后,兒子只能休息一天,之后又要忙著參加強基計劃的各種測試和面試了,“雖然過程很磨人,但相信兒子一定能行,期待他能正常發(fā)揮。”
此時,同來山東省實驗中學考點陪考的8歲弟弟也大聲喊道:“哥哥加油!”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聯(lián)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fā)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