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傍晚,春寒未退,沂源一中的足球場上卻是一片熱火朝天。16歲的張瑞杰一次次起腳射門,足球在他腳下劃出優美的弧線,仿佛被賦予了生命。誰能想到,看似普通的少年,竟憑借對足球的一腔熱愛,敲開了...
記者 鞏悅悅 沂源報道
2月25日傍晚,春寒未退,沂源一中的足球場上卻是一片熱火朝天。16歲的張瑞杰一次次起腳射門,足球在他腳下劃出優美的弧線,仿佛被賦予了生命。誰能想到,看似普通的少年,竟憑借對足球的一腔熱愛,敲開了重點高中的大門。
張瑞杰的故事,是全國中小學校園足球發展浪潮中的一個縮影。自2015年國家大力推動校園足球改革發展以來,越來越多像他一樣的學生,通過足球找到了人生的新方向。然而,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調查發現,校園足球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部分學校正面臨重重挑戰。
足球少年,憑熱愛“踢”進重點高中
兩年前,張瑞杰以足球專項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沂源一中,成為這所重點高中的一員。盡管學業壓力與日俱增,足球始終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課余時間,即便教練沒有布置任務,他也會主動奔向操場,感受足球在腳下靈動的觸感。
對張瑞杰來說,足球早已超越了運動本身。每一次精彩的傳球、射門或是助攻,都能讓他瞬間忘掉學習的疲憊。張瑞杰滿懷憧憬地說:“足球是我前進的動力,也是我未來生活的信念?!?/p>
張瑞杰的足球之路始于沂源縣第二實驗小學。當時,學校剛剛開設足球課。身為體育委員的他引起了足球教練房坤的注意。在房坤眼中,張瑞杰是個難得的好苗子。經過多次勸說,班主任和家長終于同意他加入足球隊。從低年級的基本功訓練,到四年級成為替補,再到五年級成為主力前鋒,張瑞杰憑借努力和天賦,逐漸在球場上嶄露頭角。
課后延時服務時段,沂源縣第二實驗小學綠茵場上,孩子們正在教練此起彼伏的哨聲指揮下,專注地進行足球訓練。
升入沂源四中后,張瑞杰對足球的熱愛有增無減。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操場邊觀看訓練時,被初中足球教練吳成進發現。吳成進看中他的興趣和身體素質,破例讓初一的他加入校隊。
進入初中后,由于家搬到了距離學校較遠的地方,張瑞杰每次訓練都要走很遠的路,但他從未缺席。周末的訓練和比賽,他總是第一個到場,最后一個離開。盡管累得汗流浹背,他卻樂此不疲。其間,由于家長和班主任的堅持,他不得不暫停了一年的足球訓練。但后來實在忍不住,他主動找到教練,說服了班主任和家長,最終重返球場。
然而,中考的壓力隨之而來。以張瑞杰的文化課成績,考入沂源一中并非易事。幸運的是,沂源一中設有足球特長生招生計劃,為他點燃了希望。在吳成進的指導下,張瑞杰不僅狠抓文化課,還堅持訓練繞桿、踢遠等中考體育項目。最終,他以第一名的成績,被沂源一中錄取。
“我憑借足球特長考入重點中學,父母也終于看到了希望,不再阻攔我踢球了。”張瑞杰說。
自2008年起,沂源一中開始招收足球特長生,每年5個名額。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校足球隊實力逐年增強,幾乎年年蟬聯縣級比賽冠軍。不少像張瑞杰這樣的特長生,通過足球考試升入青島科技大學、濟南大學等高校,這也讓更多學生和家長看到了希望。
升入高中后,足球特長生又有了新困惑
張瑞杰的成功背后,盡管沂源縣第二實驗小學、沂源四中、沂源一中等學校為足球特長生搭建了升學通道,但他即將面臨的高考,仍是擺在眼前的難題。
記者了解到,足球特長生上大學有三種途徑,一種是高水平運動隊招生,第二種是體育單招考試,第三種是普通高校體育類專業招生(簡稱普體)。
目前,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有三萬多所。如果按照高中、初中、小學1:3:6布局的話,高中段足球特色學校約為3000所,每所學校每個年級按10人計算,每年通過足球升學的運動員約為3萬人。
從2024年全國足球單招報名情況來看,持有足球項目國家二級運動員以上證書的考生僅有1.2萬人左右,錄取率約為26%,這說明3個踢球的人里面有1人可以取得二級證(或以上),有二級證的4個人里面能被錄取的只有1人。
按照去年高校的足球單招情況來看,山東體育學院、曲阜師范大學、山東理工大學、聊城大學體育(足球)招生兩百余人;菏澤學院、曲阜師范大學新增足球運動專業,招收約70人。目前,省內高中段足球特色學校約230所,每所學校按10人計算,每年通過足球升學的運動員約2300人,因此足球運動專業、單招錄取人員和全省踢球人數相比,招生規模較小。
奔跑在綠茵場上的足球小將。
此外,足球特長生通過高水平運動隊升學的路徑也有待打通。政策要求,學生必須獲得國家一級運動員證書,才有資格參加高水平運動隊招生考試。然而,對于身處小縣城的張瑞杰來說,拿到一級證并非易事。
“要想拿到一級證,得參加省級比賽,獲得前幾名才有資格獲得等級證,但數量非常有限。”一位高中足球教練透露,“小縣城的球隊很難沖出全市,參加省賽的機會更是少之又少。”
基于這種現狀,很多想通過足球升學的孩子要么放棄踢球轉文化課學習,要么轉學到外省,要么只能走普體。一位業內人士透露,假設考生選擇走普體這條路,足球特長的優勢也就基本沒有了。張瑞杰的高中教練宋健坦言:“這就導致很多高中足球特色學校即便想發展校園足球,因為輸送困難,也不敢大規模招收足球特長生了。久而久之,可能會出現‘12歲退役’現象,很多有天賦的孩子在小學畢業后就放棄了足球?!?
宋健盼望開通足球領域的“升學直通車”,給有足球天賦的孩子更多機會。在他看來,隨著國家對校園足球的重視,中小學開展校園足球的熱情日益高漲。然而,由于足球運動的對抗性較強,不少家長擔心孩子受傷,尤其害怕耽誤孩子的學習,因此不大愿意讓孩子參加足球訓練。
“要想讓家長真正轉變觀念,關鍵在于升學考試的突破?!彼谓≌J為,發展校園足球的首要條件是贏得家長支持,如果升學通道打通了,家長認識到踢足球也能有出路,將會更加激發家長送孩子踢球的積極性。?
政策支持,讓足球小將們看到希望
帶領隊員在2023年世界中學生足球錦標賽上奪冠的歷城二中女足主教練姚波,曾在奪冠后的一次采訪中表示“目前全國足球項目高考升學率只有30%左右”。盡管這個升學率已經相當可觀,但仍有提升空間。不過,最近召開的山東省青少年校園足球高質量發展交流會,為張瑞杰和宋健帶來了新的希望。省教育廳副廳長李鵬明確表示,將充分發揮招生政策的“指揮棒”作用,推動校園足球發展。
具體措施包括,允許小學、初中優秀足球人才跨學區合理流動、成建制升學。探索在校園足球綜合改革試點區組建足球特色班,在全省范圍內招生。有序擴大“3+4”校園足球人才貫通培養規模,探索開展普通高中與省內外本科高校校園足球人才直升培養試點。探索職業院校與本科高?!?+4”“3+2”貫通培養。
“到2027年,足球運動專業和足球專項學生招生規模將達到1200人以上?!崩铢i強調,“各地各學校要做到選拔標準公開、過程透明、結果公正,切實守牢教育公平底線?!?
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小學校已經將足球運動融入到了校園文化當中。圖為教學樓走廊的文化墻上陳列著孩子們的足球。
沂源縣悅莊鎮趙莊小學三年級的足球小將們。
在沂源縣悅莊鎮趙莊小學,校園足球的魅力正悄然綻放。這所鄉村小學的女足隊剛剛奪得縣級比賽冠軍,男足隊也取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績。走進校園,教室外的文化墻上掛滿了孩子們的足球,走廊里處處體現著足球元素。
下午3點,陽光灑在操場上,足球小將們在教練鄭敏的帶領下進行校園對抗賽。看著孩子們在陽光下盡情奔跑、進球后歡呼雀躍的模樣,副校長徐先棟感慨道:“我特別想守護住孩子們的這份快樂?!?
在綠茵場上奔跑的足球少年們,不僅追逐著足球的夢想,也在為中國足球的未來播下希望的種子。盡管當前面臨諸多挑戰,但多位一線校長表示,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一定能突破困境,為學生成長和中國足球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