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發現,在人工智能技術賦能教育的大背景下,“AI自習室”出現在多個城市街頭,不少教育科技企業也入局“AI自習室”賽道,甚至成為“新教培”的一門生意經。
石向陽 繪
記者發現,在人工智能技術賦能教育的大背景下,“AI自習室”出現在多個城市街頭,不少教育科技企業也入局“AI自習室”賽道,甚至成為“新教培”的一門生意經。
借助AI技術診斷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薄弱點和難點,有助于學生學習。但現實中,“AI自習室”的智能化程度與有效性還存在諸多疑點。例如,有些“AI自習室”所提供學習服務的邏輯仍是“刷題”和“提分”,缺乏真正的人工智能技術支持。同時,有些“AI自習室”瞄準的是家長的托管需求,在個性化學習的服務方面并不盡如人意。有的為了“打發”孩子,托管者會給孩子開通平板的游戲功能。這些情況提醒家長,面對“AI自習室”這種新興事物,還要多些審慎考量。
作者:石井
《中國教育報》2025年01月15日 第02版 版名:評論·時評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