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儀征市金升外國語實驗學校復習走好“三步” 七月笑傲考場 近年來,揚州中考歷史學科一直都是以開卷形式呈現,且時間和日程安排的都非常巧妙,最后一天、最后一場,考完后學生開開心心的結束三年...
李正
儀征市金升外國語實驗學校
復習走好“三步”
七月笑傲考場
近年來,揚州中考歷史學科一直都是以開卷形式呈現,且時間和日程安排的都非常巧妙,最后一天、最后一場,考完后學生開開心心的結束三年初中生涯。歷史學科作為有大量知識點需要去記憶的文科,考點多,任務重,但上課的時間比較少,不可能擠占用其他學科的時間去復習。雖說開卷有益,但對于知識面狹窄,語言表述能力有限的學生來說,要想在中考中拿高分,還需要對其進行系統的復習及考法技巧的指導。
一、 熟讀課本 理清脈絡
每年揚州教育局都會頒布當年中考的《中考指要》,第一輪復習一定要根據《中考指要》的要求熟讀考點,注意每個考點的層次等級,等級越高的重點關注,并要適量記一些筆記,熟悉考點所配的每一幅插圖。最好在第一輪復習中,教師在課堂中要插入聽寫、默寫內容,強化記憶。
二、培養技巧 掌握技能
揚州中考歷史學科每年的均分都很高,但高分段人數及滿分人數偏少,所以在二輪專題復習中教師一定要教會學生怎么拿高分甚至拿滿分,這就需要指導一定技巧的,如,選擇題一定要把握題干中的關鍵詞(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屬性等),讀題要做圈劃,留下做題痕跡;材料題每種問法,答題的技巧是不一樣的:如①依據材料回答(歸納、指出、概括……) 答案應從指定的材料中去提煉概括;②依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歸納、概括、指出……)答案從材料和課本中去找;③綜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認識或啟示 答案首先看看主題干或導言的語句能不能用,若不能提供信息點,先確定本題的主題,根據主題結合相應知識作答。
三、書寫認真 表述規范
歷史是一門人文學科,除了具備必要的能力素養以外,在考試中必要的書寫及表述的規范也是拿高分的一項必備條件,希望同學們在考試之中書寫規范認真,卷面整潔,沒有錯別字。
祝愿每一名中考學子都能在學科考試中拿高分,金榜題名!
潘靜
寶應縣泰山初級中學
科學審題 規范答題
同學們,光陰似箭,還有一個多月,我們就要參加中考了。如何贏得這場至關重要的考試?科學、規范的答題至關重要。下面我就和大家談談中考歷史學科的答題方法。
一、 把握答題基本原則
1.選擇題一般用時15分鐘左右,非選擇題25分鐘左右,涂好答題卡后,剩下的時間充分用來翻書、查對。
2.選擇題是按照教材順序(七上、七下、八上、八下、九上、九下、《揚州歷史》)編寫的,有時可以作為判斷答案的依據。
3.非選擇題的分值原則上1分1個知識點,啟示類題目至少要比給出的分值多答一點,切勿隨性答題。
二、分清選擇題時空范圍
選擇題主要考查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解答的關鍵往往是看題干的時間、空間,界定答題范圍;看否定、肯定,確定答題方向;看材料和關鍵詞,思考備選項是否符合要求或有必然的邏輯聯系。
三、找準非選擇題關鍵信息
非選擇題一般分引文、正文和設問三個部分。注意運用所學知識,從歷史材料中獲取和整理有效信息,形成相應的認識、評價等解題能力,密切關注“新材料、新情境、新問題”。答題時不僅要審清、讀懂、讀透材料,還要注意答題規范。
1.審題:
(1)審解題依據:“根據材料回答”,一定要從材料中找尋符合題意的關鍵詞或關鍵句。“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不僅立足材料,還要聯系教材。
(2)審答題要求:弄清發問詞,明確答什么、怎么答、答多少。
2.讀題:
(1)關注導入語,導入語可以提供解答方向,有時啟示類的題目可以直接從導入語中找到答案。
(2)正文是材料的核心,要仔細閱讀,分析史實與觀點,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
(3)注意材料的來源,即時間、作者、出處等,往往能提供背景知識,隱含著重要的解題信息(漫畫類題目一定要弄清其寓意)。
3.答題:
(1)答案要點化、系統化。根據設問及分值分成要點組織答案,多角度、多層次考慮問題,避免重復或者遺漏。
(2)語言專業化、簡約化。組織答案時盡量必須準確、精煉。注意使用歷史學科語言。
(3)書寫層次化、段落化。一問一段,簡明直觀;按所問順序回答,條理分明。
(4)書寫工整、規范。注意書寫符號,不寫錯別字,特別是重要人名、地名、文件名等。
祝同學們中考創造佳績、鑄就輝煌!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